脱贫攻坚越到最后,越有许多硬骨头要啃。从人群看,贫困人口主要集中于老、弱、病、残人群。据统计,因病因残致贫分别占40.7%、20.2%,65岁以上贫困老人占18.5%,多数不具备自我发展能力和条件;从区域看,贫困人口集中、自然条件恶劣的深度贫困地区,是脱贫攻坚战短板中的短板。为破解扶贫“最后一公里”难题,如期打赢脱贫攻坚战,应坚持推进精准扶贫精准脱贫方略。

江苏省连云港市猴嘴街道办事处“扶贫车间”内,工人正在生产加工订单产品

发展产业和促进就业  

产业扶贫是增强贫困地区长期可持续发展、帮助贫困人口就地就业的长远之计。产业扶贫具有涉及范围广、扶贫力度大、带动脱贫群众多等特点,是推动贫困人口增收、实现稳定脱贫的有效方式。目前,中国从多个层面推进产业扶贫:一是国家及地方产业脱贫政策体系为产业发展提供政策保障;二是根据当地资源禀赋,全力构建起“一县一特(每个县有自己特色)、一乡一业(每个乡有自己的产业)、一村一品(每个村有自己的拳头产品)”的产业布局;三是综合施策,多角度、多形式助推产业扶贫。 就业是帮助贫困群众建立稳定脱贫长效机制的良方。为拓宽就业途径,中国采取多种举措:一是加大创业扶持,鼓励农牧民和大学毕业生返乡创业。二是搭建以贫困人口为重点的转移就业工作信息平台,提供技能培训、就业信息及职业介绍等服务,保障贫困人口就业的稳定性。三是设立村级公益岗位,为有劳动意愿但劳动能力较弱或因其他原因不能外出务工的贫困人口实现就地就近就业。截至2018年底,就业扶贫全年新增贫困劳动力转移就业259万人,建设了3万多个扶贫车间,实现了77万贫困人口就近就业。  

易地搬迁提升生活质量  

对于生存条件恶劣的贫困地区,应通过易地搬迁提升居住条件,提升生活幸福感。通过易地扶贫搬迁,有效减少地理环境对贫困人口生存与发展的限制,加之后续一系列的资金及就业等扶持措施,帮助贫困群众走上脱贫发展致富之路,真正实现贫困人口搬得出、稳得住、能致富的目标,享受到安居乐业带来的幸福感。截至2020年4月底,中国易地扶贫搬迁工作已经取得决定性进展,实际入住建档立卡贫困人口951.5万人,搬迁入住率达99.4%。在有劳动力的贫困搬迁家庭中,超过90%的家庭实现至少一人就业,约920万人通过搬迁实现脱贫。 2012年以来,中国持续加大对水、电、路、网等基础设施投资力度,彻底解决了改革开放初期农村发展基础薄弱的问题。截至2018年底,贫困地区已基本解决通电和饮水安全问题;通电话、通有线电视信号和通宽带的自然村比重分别达到99.2%、88.1%和81.9%,比2012年分别提高5.9、19.1和43.6个百分点;贫困地区村内主干道路面硬化的自然村比重为82.6%,比2013年提高22.7个百分点;通客运班车的自然村比重为54.7%,比2013年提高15.9个百分点;78.9%的农户所在自然村垃圾能集中处理,比2013年提高49个百分点。贫困地区生活环境和发展条件得到大幅改善。  

强化扶贫扶智作用  

通过教育脱贫一批是“五个一批”(发展生产脱贫一批、易地搬迁脱贫一批、生态补偿脱贫一批、发展教育脱贫一批、社会保障兜底一批)脱贫路径重要举措之一。“治贫先治愚、扶贫先扶志”。为解决劳动力受教育水平不高、劳动者素质偏低的问题,改善“打工没技术,创业没思路,务农没出路”的窘况,彻底消除教育对深度贫困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的制约,从源头上阻断贫困代际传递,推进深度贫困地区减贫与发展。   

为此,国家实施了诸多富有成效的教育扶贫举措:一是全面贯彻落实义务教育阶段各项精准扶贫措施和助学政策,确保各阶段困难家庭学生不因贫困而失学;二是完善教育公平公正机制,促进教育公平;三是加大深度贫困地区的教育资金和资源投入,努力提高深度贫困地区教育质量与贫困人口受教育水平;四是注重教育的平等性和教育资源的合理配置,如设置老师和校长下乡援教制度,将优秀的人才资源最大化地平等分配,让贫困地区的学生也可享受好的资源,提高学生受教育质量。  

解除贫困群众后顾之忧  

社会保障兜底扶贫对通过产业扶持或就业帮助等方式无法实现脱贫的家庭实现政策性保障兜底。根据现实处境,实行“一户一策”的救助方式,做到应保尽保。推动社会救助与脱贫攻坚的有效结合,优化政策供给,完善农村低保、特困人员救助供养、临时救助等保障性扶贫措施,充分发挥社会救助在打赢脱贫攻坚战中的兜底作用。   

因病致贫、因病返贫一直是农村人口贫困的主要原因。实施健康扶贫,让群众“看得起病、看得好病、看得上病”。一是建立完善医疗保障政策、降低医疗负担,让贫困群众“看得起病”;二是提高深度贫困地区医疗水平,让贫困群众“看得好病”;三是开展健康服务,一对一制定“健康脱贫计划”让贫困群众“看得上病”。《全国健康扶贫监测报告2019》显示:健康扶贫专项救治病种扩大到25个,专项救治大病人均医疗费用持续下降31%,累计救治1564多万贫困人口,救治覆盖率98%,经救治的患者超过70%实现脱贫。   培育脱贫内生动力  

驻村帮扶干部架起了与贫困群众沟通和扶持的桥梁。贫困群众能及时了解到扶贫政策,促进帮扶项目的落地,也为国家未来的乡村振兴培养了一大批适应农村工作的优秀人才,对村级组织运行也能起到监督作用。 摘贫帽、拔穷根,关键还是靠激发贫困群众内生动力。各级扶贫工作者要创新扶贫政策宣传模式,采取“听得懂”的宣传方式对贫困人口宣讲扶贫政策,让群众懂政策、会用政策。通过开展各类文体活动,帮助贫困户树立生产和生活信心,帮助贫困群众融入产业发展,激活艰苦奋斗、自强拼搏的脱贫志向。  

谭卫平 中国国际扶贫中心副主任

(本文7月30日首发于《今日中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