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原行之二】
在青海的海西州和海北州采访,我们看到了大片生态移民村。我们走进移民村,走访住户,了解移民村的建设情况,实地查看移民们的生活情况,所见所闻感觉到一种祥和的氛围。村民们纷纷表示,移民使他们的生活水平得到很大提高,移民村里各项公共服务配套设施都很齐全。他们生活安定,吃穿不愁。政府也千方百计,因人因家庭施策,为他们提供就业机会。生态移民的举措获得了普遍支持,是一项保护生态,帮扶贫困群众摆脱贫困的成功探索。
青海的三江源地区,生态十分脆弱。为了从根本上解决三江源地区的生态保护问题,近十几年来,国家进行了大量投资,建设生态移民村,本着搬得出、住得好、能就业的思路,移民村的建设都有整体规划,按照社区进行配套建设和管理,医院、学校、商店、养老机构、文化活动场所一应俱全。移民迁入移民村,基本上达到了“拎包入住”的程度。
在海西州格尔木市郊,一幢幢独栋两层小楼整齐排列,宽宽的村道穿插其间,一些楼前停放着小汽车,这就是三江源村。这里的100多户居民,都是从海拔4700多米高的沱沱河边搬来的。他们曾经都是牧民,现在变成了居民。对于这些世世代代生活在帐篷里的牧民来说,生活不仅是生活方式的改变,而且也是观念的一次更新。
蓝天白云,牛羊成群,天地间点缀着白点般的帐篷。这种田园牧歌般的生活只展现在文艺影像之中。现实中的牧民,他们的游牧生活,远没有这般浪漫。游牧生活远离人群,羊群黑夜做伴,生活枯燥寂寞,由于生活条件所限,大骨节病、风湿、胃肠道疾病成为普遍的地方病。三江源村的居民,过去是生活在海西蒙古族藏族自治州格尔木市唐古拉山镇的牧民。这里地处青藏高原腹地,高寒缺氧,被称为“长江源头第一镇”。海拔6700米的格拉丹东雪山融水,在这里汇聚成长江最初的涓涓细流。为了保护三江源生态,也为了改变这里群众的生活,政府动员他们进行生态移民。
对于生态移民,牧民们经历了从一开始的不理解,舍不得走,到响应国家号召的过程。如今,他们真切体会到,生态搬迁为他们带来了新生活,让他们的生活大变了样。
来到牧民闹布桑周的家,藏式装修很有民族风,客厅里大彩电、皮沙发很有现代感。他说,过去养牛养羊每年人均收入不到2000元,现在搬来后,政府对他们进行培训,他们可以出去打工,还有各项草原奖补政策,家里各项收入加起来人均超过3万元。“我们现在不但学会了炒菜吃,也学会了要吃得更健康更科学”。
在三江源村,小区里的藏式小楼整齐排列,建筑标准外层有保温层加固,内部水电气网设施齐全。小区里有各种文化设施,居民们可以在这里唱歌跳舞,制作小纪念品,也可以在这里上网,开展文化活动。像这样的移民小区,在海西海北州有很多,仅海西州这些年实施“游牧民定居工程”,就已建设了34个定居小区,惠及2.6万人。
在青海海西蒙古族自治州德令哈市陶尔根家园——一个由政府建设的游牧民定居点,这是一个设施齐全的现代化小区。小区办事服务楼内工作人员着统一制服为社区群众提供各项服务,小区内建有老人日间照料中心、幼儿园、图书阅览室、手工制作室等,这里居住着4个乡镇、13个牧业村的3600多名搬迁来的牧民。
我来到小区里的永花家,她在讲述自己的经历时,不断重复说“像一场梦”。坐在她家漂亮宽畅的客厅,她说:“能有这样的家,几年前想也不敢想”。永花是在外地被找到的,她当时一个人带着两个孩子给人洗盘子打工,居无定所,是当地的建档立卡贫困户。按照脱贫路上一个都不能少的要求,当地将她列入了易地搬迁的名单,并按照名册把她找回来了。永花完全没想到即将发生的一切,政府给她分配了楼房,还送她去培训,让她有了一技之长。她想养牛,政府及时给予扶贫产业资金和贷款,现在她已经有了350只牛羊。短短4年时间,永花就摆脱了贫困。现在她把日子过成了她梦中的样子,家里是整套的欧式家具,客厅里摆放着钢琴,楼下停着她家的小汽车、皮卡,小汽车在城里用,皮卡用来跑牧区。
为了“一江清水向东流”,作为“中华水塔”的青海省,大力实施生态移民工程,并将此项工程做成扎扎实实的惠民工程,在有效保护生态的同时,也使生态脆弱地区的群众快速摆脱了贫困。在这些高海拔地区,受地理条件的限制,很多群众处于深度贫困之中。在这场生态大搬迁中,这些地区的群众获得了普惠性安置。他们从住帐篷,盖羊皮,不断超载放牧,导致生态恶化的恶性循环中走出来。在新的安置地,他们过上了定居生活,生活品质获得极大提高。他们从深度贫困中一跃同步与全国人民一起,走向了奔小康的行列,他们的幸福新生活成为实现中国梦的最真实的写照。
(本报记者金振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