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摘要: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于近期出版了《百年大变局:世界与中国》一书,我们约请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员张蕴岭、中国人民大学国际关系学院副院长金灿荣等多位专家学者,就“百年大变局”中国和世界的关系、科技创新、影响大变局的变量因素等多个话题进行了探讨。张蕴岭将大变局归为四个大变:力量对比、发展范式、气候变化和科技变化。2、认识变局中的世界和中国●怎样看待中国和世界的关系?中国的持续发展和民族复兴,与改革开放息息相关,与中国如何与世界相处、中国在世界上如何定位息息相关。毛泽东强调领导干部一定要有战略头脑,也就是战略思维能力,没有战略思维就不配当领导干部,特别是中高级领导干部。

关键词:

作者简介:

当今世界正经历百年未有之大变局。百年大变局,既包括世界,也包括中国。就世界而言,变的是格局、秩序、体系;就中国而言,变的是实力、地位、影响力。百年大变局是历史性的巨变,因此,分析和认识这些巨大变化时紧密联系中国之变,具有重要的意义。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于近期出版了《百年大变局:世界与中国》一书,我们约请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员张蕴岭、中国人民大学国际关系学院副院长金灿荣等多位专家学者,就“百年大变局”中国和世界的关系、科技创新、影响大变局的变量因素等多个话题进行了探讨。

1、百年大变局的核心问题是变

●百年大变局包括哪几方面的变化?

●百年大变局的未来世界如何判断?

●当今世界秩序面临新的演变,中国提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有何重要意义?

按照国人的思维方式,“百年”不是一个严格的时间界定,而是指着眼于长远看问题。百年大变局的核心是“变”,大变局则意味着是性质、结构、影响发生巨变。张蕴岭认为,百年大变局既包括世界,也包括中国。就世界而言,变的是格局、秩序、体系;就中国而言,变的是实力、地位、影响力。

百年大变局,核心问题是变,而且是大变。温故知新,分析大变局,要做历史比较,把上个世纪和这个世纪做比较,先看上个世纪变了什么,再看这个世纪可能变什么。张蕴岭将大变局归为四个大变:力量对比、发展范式、气候变化和科技变化。

——力量对比,以往主要看大国,本世纪第一位的是发展中国家与发达国家力量对比之变,这个变化影响深刻。上个世纪或者再往前几个世纪,最大的变化是什么?就是西方崛起,工业革命改变了世界。那么,未来这个世界,是发展中国家崛起,所涉及的不仅仅是一个秩序结构,也涉及到经济、政治、文化、观念、文明各个方面。

——发展范式之变,就是改变工业化以来的发展模式。传统工业化的范式走到今天,已经走不下去了,必须改变,原因在于尽管传统工业化带来经济大发展,但是也导致生态、环境、资源恶化,地球负能量运转,因此,现在深刻感觉到不变不行,要基于新发展理念而改变。

——气候变化的影响已在眼前。气候之变是综合变化的结果,影响更广,影响的是人类的生存环境。人类通过了第一部具有国际法效力的气候变化公约,但是,美国退出了,这只能让气候变化朝更严重的方向发展。阻止气候变暖,涉及人类生存环境,到本世纪中期,如果不能采取有效措施,阻止气温升高,那将是一场难以预料的灾难。

——科技变化,或者称之为新科技革命,是前所未有的。工业化以来,历次科技革命主要的变就是增量渐变,这次是大变量,是转折、转型。智能化会改变我们已经逐步建立起来的生产方式、生活方式,有积极的因素,也有消极的因素,智能替代人脑、人手,最大的挑战是人的就业,还有收入分配,再有就是智能技术运用到战争,后果不堪设想。

张蕴岭认为,认识百年大变局之所以要重视比较,就是要总结经验教训。上个百年,最惨痛的教训是两次世界大战,是人类的灾难。宝贵的经验是加强国际治理,走开放合作发展的道路。现在世界面临着新的冲突危险,也面临破坏开放合作发展的危险。

百年大变局,中国是大变量最重要的因素。中国有三个身份定位:一是发展中国家;二是实现复兴之梦,由边缘化走向世界舞台的中央;三是做不同的新型大国。做相同的大国有现成路可走,做不同的大国则需要创新。

百年大变局的未来世界如何判断?张蕴岭认为,未来世界是一个没有答案的世界。没有答案,一是说需要进一步观察,不要匆忙下定论;二是说需要努力争取最好或者较好,避免最坏。“我们已经感觉到,世界变化很大、很快,我们不仅仅是要适应变化,更重要的是影响变化,导向变化,让世界变得更好。”

中国人民大学国际关系学院副院长、教授金灿荣认为,今天的西方世界已经面临诸多治理难题,人类社会应该有新的思考,这需要跳脱自近代以来始于西方的狭隘的民族国家理论体系。发达国家应该与发展中国家积极展开合作,构建更加和谐、公平的世界新秩序。中国顺应世界潮流提出的“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不失为一种新的理论创新。

金灿荣认为,人类命运共同体是以人类的整体性来思考,这个视角超越了自从威斯特伐利亚体系建立以来民族国家的狭窄的思维模式。未来,可以对更多的分属命运共同体进行探讨。中国强调的是“多边、合作、共赢、共建、共享”,在国际安全方面要摒弃一切形式的冷战思维,树立共同、综合、合作、可持续安全的新观念,充分发挥联合国及其安理会在止战维和方面的核心作用。

长期以来,中国作为发展中国家一员,深刻了解一些国家发展的瓶颈和制约因素是什么。中国提出的“一带一路”倡议是一种新型的全球化,可以称之为“全球化2.0”。过去的全球化强调市场经济下人员、资源、资金、技术的自由流动,今天的“一带一路”则更加强调国家间合作为企业发展提供良好的发展环境。这两种全球化不是排斥而是互补的关系。

中国积极倡议各国应携手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将“人类命运”这个词的意涵提到新的高度。这是一个新的提法,也是人类未来走向光明前景的重要契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实现不仅有可能避免某些国家“单边优先”的狭隘民族主义,还可能使国际社会走出国家间军备竞赛和恶性竞争的悲剧。

2、认识变局中的世界和中国

●怎样看待中国和世界的关系?

●科学技术在未来将发挥怎样的作用?

●百年大变局中党员领导干部应该做好什么功课?

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再次强调和阐明了中国与世界命运与共、合作共赢的基本原则理念。外交学院教授魏玲认为,这说明发展依然是我们民族复兴道路上的优先议程和最根本的战略目标,同时也表明发展与改革与开放的关系。中国的持续发展和民族复兴,与改革开放息息相关,与中国如何与世界相处、中国在世界上如何定位息息相关。

中国和世界打交道的过程中如何超越西方的二元陷阱,同时实现民族复兴与合作共赢?一个非常重要的举措是国际创新。国际上比较认可的两个例子,一个是亚投行的成功实践,第二个是中国推动签署气候变化的巴黎协定。从中可以看到,世界完全可以走一条互利共赢、相互成就、相互塑造的创新之路。其中,最重要的是秉持合作共赢的精神和灵活务实的原则,积极探索和开展创新性实践,提升创新能力和创设能力。

中国科学院科技战略咨询研究院研究员、博士生导师陈安从科学层面探讨了变局对未来的影响。科学技术对于人类的改变是本质性的。这些都是我们对于整个世界,从百年甚至千年这个尺度上进行的认知。《百年大变局:世界与中国》中提到了科学技术是创造,科学技术不仅仅是利用自然,而是创造一个全新的东西。只有人类才具有这样的本事。

模拟人的智能,替代人的智能,甚至改变人的智能将会成为越来越大的趋势。科学技术在百年大变局能够打造新的竞争优势,能够跨国际跨地区组建这样的科学技术网络。同时,科学技术展示出新的生产力的力量,并且不断催生更新的生产力,促进经济和社会的变化。这两点尤为重要。

中共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国际战略研究院副院长、教授左凤荣认为,关于世界大变局到底怎么变,影响变局的是两个重要的变量,一个是美国,一个是中国。美国是影响当今世界大变局的主要因素。现行的国际秩序以及现行的国际制度,是由美国主导建立起来,美国本应是“群主”,但是现在频繁“退群”,美国的行为严重冲击了国际秩序,给世界带来很大的不确定性,同时也影响了世界和平。

中国百年问题的起点可以假定在1918年,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中国目前是130多个国家最大的贸易伙伴,美国只有50多个国家。中国人可以掌握自己的命运,我们正日益走近世界舞台中央。对于中国发展而引起的西方国家的强势反弹,应该坦然对待。

影响世界变局还有一个很重要的因素是全球化。面对这些发展中的问题,我们要坦然面对,它们都能够在发展中解决。我们在发展中研究这些大变局,以更好应变。

中央党校出版集团总经理、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社长崔宪涛表示,学习马克思理论是第一位的,学习更重要的目的是培养战略思维和世界眼光。我们党的领导人一再强调领导干部要有战略思维。毛泽东强调领导干部一定要有战略头脑,也就是战略思维能力,没有战略思维就不配当领导干部,特别是中高级领导干部。战略问题是一个政党一个国家的根本性问题,战略上判断得准确,战略上谋划得科学,战略上赢得主动,党和人民事业就大有希望。我们党之所以能够成就革命建设和改革事业的丰功伟绩,根本原因就是我们党有战略思维,能够在每个历史发展的关键时刻,准确判断国内外形势,能够准确地抓住机遇,妥善地应付复杂局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