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两会习近平总书记在参加内蒙古代表团审议时指出“中国共产党根基在人民、血脉在人民”“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体现了党的理想信念、性质宗旨、初心使命,也是对党的奋斗历程和实践经验的深刻总结。”实践证明,中国制度在理念层面坚持人民至上的价值导向、在实践层面释放强大持续的治理效能、在内容层面形成严密完整的科学体系,具有独特的制度优越性。提升中国制度的理论自觉,有助于厘清和阐明有关中国制度的一系列重要议题,在全社会凝聚起中国制度的广泛共识,进而推动制度执行和制度完善。

理论是人们对客观事物所作的科学理解与系统剖析,是对客观事物内在逻辑及其发展规律的准确把握。理论自觉是理论武装、理论完善的前提,表明社会主体对理论所指的客观事物具有更加清晰的判断和认知。中国制度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扎根中国土壤,历经革命、建设和改革长期实践而形成的社会规范与国家运行体系。科学合理的制度安排是确保国家和社会安定团结、充满活力的基本要素条件。

坚定中国制度的理论自信

理论自信是理论自觉的具体表征,坚定中国制度的理论自信是提升中国制度理论自觉的题中应有之义。从来源看,理论是基于实践形成的规范化认知体系,实践的发展样态与演绎趋势是对理论科学性、自洽性的深刻验证。

从历史层面看,中国共产党以马克思主义科学理论为指引,领导中国人民不断总结实践经验,探索出符合中国发展实际、有效维护人民利益的制度模式,为民族复兴提供了制度支撑。

从现实层面看,我国正处于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中,中国制度为防范化解各类风险挑战,不断取得事业发展进步提供了制度保障。基于中国制度成功实践而形成的制度理论,深刻回答了现代国家治理、社会系统建设、人的全面发展等课题,是中国对世界制度文明的巨大贡献。

从比较层面看,中国制度具有明确的目标导向、规范的运行机制和普惠的价值诉求,能够最大程度调动各领域社会主体参与国家建设的积极性,有效避免不同利益主体纷争不断、不同政治力量相互倾轧等消极现象发生。因此,我们更有理由、有底气坚定中国制度的理论自信。在新时代坚定中国制度的理论自信,即要求我们坚定理想信念,以不断发展的马克思主义为指导,推动中国的制度理论科学化、系统化;同时要求我们擅于用中国的制度理论思考实践问题,回应现实关切,实现中国的制度理论与中国的制度实践双向有机互动。

推动中国制度的理论创新

理论的来源决定了理论具有鲜明的变动性、时代性。缺乏创新的理论不仅不能准确反映客观实践的真实面貌,同时也难以为客观实践提供科学指导,从而减损和丧失理论的价值意蕴。拥有理论创新的自觉是马克思主义者的看家本领。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对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作出重大决策部署,为全新历史方位中完善中国之治提供了行动指南,必将再次深刻塑造中国各领域的制度架构。新时代中国制度的发展实践为中国制度理论的创新提供了强大动力和宝贵契机,这要求我们顺势而为,推动中国的制度理论在内容上更加与时俱进,在结构上更加体系健全。

推动中国制度的理论创新,一要坚持问题导向。习近平总书记指出:“问题是创新的起点,也是创新的动力源。”中国制度理论创新的关键之处是能够及时发现和研判中国制度存在的各种现实问题,并解决相应矛盾。二要站稳正确立场。始终以党和人民的根本利益为中国制度理论创新的逻辑起点,对哪些需要改进完善、哪些必须坚持发扬始终保持清醒,避免发生方向性、根本性的错误。三要坚持实事求是,善于总结既有经验教训,充分吸收有益理论成果,发挥好科学理论的思想引领和实践先导作用,推动新时代中国制度更加巩固和健全。

加强中国制度的理论阐释

理论阐释是促进理论武装,强化理论认同的必由之路。理论阐释的缺失、乏力,不利于人民群众的思想进步以及社会共识的有效凝聚。习近平总书记在哲学社会科学工作座谈会上的讲话中强调要“着力构建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在指导思想、学科体系、学术体系、话语体系等方面充分体现中国特色、中国风格、中国气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中国制度的巨大成就、显著优势、鲜明特质为中国制度的理论表达提供了实践基础。

加强中国制度的理论阐释不是纸上谈兵、夸夸其谈,而是要通过科学、规范、系统的理论表达将中国制度的内涵与外延全面呈现出来,充分彰显中国制度的比较优势。中国制度的生成根基与运行环境在中国,根本上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建立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这是加强中国制度理论阐释的核心要义。

同时,我们在阐释中国制度的理论问题过程中绝不能盲目崇拜、生搬硬套其他社会形态的制度理论,而是要用中国方法对中国制度的发展历程、价值内核、具体内容、执行机制、重大意义、完善路径等重要议题进行深度回答和明确阐释,形成具有中国特色的制度理论体系、制度话语体系。

作者:王东 中国人民大学中共党史党建研究院教授、博士生导师;黎田 中国人民大学中共党史党建研究院研究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