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网5月27日讯 对于2020年的经济发展来说,提振消费是重中之重。3月,国家发改委等23个部门联合印发了《关于促进消费扩容提质加快形成强大国内市场的实施意见》,围绕持续提升居民消费能力等六大方面提出19条政策举措。正在召开的全国两会提出,要推动消费回升,提高居民消费意愿和能力;要多措并举扩消费,适应群众多元化需求。

在疫情的影响之下,由于距离近、快捷便利等特点,家门口的消费——社区商业迎来利好,也引发了更多人的思考——如何做好这家门口的生意?

“建而不营”弊端暴露

数据显示,目前我国社区商业总体量在10亿平方米以上,根据市场预测,到今年,国内社区服务市场规模将达13.5万亿元。

其实,社区商业早就活跃在商业地产。但是,长期以来,社区商业缺乏整体规划,更缺乏运营管理,全凭市场自然形成商圈。盲目开发导致了社区需求与商业经营不符等诸多问题。绿城商业总经理蔡峥是我国最早涉足社区商业的地产人之一,他介绍,在社区商业的运营方面,由于开发商要求快速回笼资金,“租售并举”成了主要运营模式,导致社区商业处于“野蛮”、“无序”状态。

我国头部房企80%以上都建立了社区商业产品线。当普通房企还在观望和探索的时候,具有战略眼光的头部房企已经开始在社区商业的“运营”层面下功夫。蔡峥认为,近几年,以往“建而不营”的弊端被暴露无遗,凤毛麟角的优质运营典范项目的价值不断兑现,社区商业从烫手山芋成了香饽饽,进入了精细化开发运营时代。

精细化运营创造更多消费场景

不同于传统社区商业的杂乱无章,绿城“好街”在丰富性和品质性上都更胜一筹。寄托了绿城美好生活理想的“好街”,为提振消费提供了社区解决方案。从这个商业品牌创立之初,“好街”就在运营上下足了功夫。

“好街”追求空间的美好,采用“6+X”的组合模式进行打造,以健康、餐饮、教育、社交、零售、服务等6大核心业态以及1项增值业态为基础,从邻里服务、生活合伙人、共建共享三大维度,延伸美好的无限可能。

“好街”还为中国社区商业第一次系统而全面地贡献了从房屋全生命周期、智慧园区、多业态汇聚、家庭场景延伸、共乐共创共五方面服务体系的“5G精致生活范本”,打造出国内社区商业的绿城标准。

“好街”在商业思维中注入了更多的人文情怀,把创建美好生活摆在首位,关注居民置身空间的美好体验及情感归属的需求。“好街”在全国首创“公益+社群”的增值服务,建立了由商户和业主共同组成的“好街一家亲”公益服务团队,还组建了亲子、交友、吃货、烘焙、瑜伽等兴趣社群。

正是这些精细化运营,创造了越来越多的消费场景,增强了商圈商户和业主的粘性,实现了商户、业主、物业、运营团队的共赢。在国家商务部日前公布的2019年度精品城乡便民消费服务中心名单中,由绿城商业负责打造的“杨柳郡园·好街”榜上有名,获评国家精品街区生活服务集聚中心,成为浙江省唯一入选的商业街区。

智慧加码提升消费体验

如今,越来越多的智能技术在消费场景中得以应用。《关于促进消费扩容提质加快形成强大国内市场的实施意见》就提出,要完善“互联网”消费生态体系,鼓励建设“智慧商店”、“智慧街区”、“智慧商圈”,促进线上线下互动、商旅文体协同。

绿城“好街”也在不断探索智能商圈。“好街”整合商家、扶农助农产品、农博特供商品等资源,建立“好街好市”品牌。 今年4月,疫情影响之下,“好街好市”运营重心转为线上,推出线上商城,通过业主网红联手、直播带货等形式,实现全天候市集,为商户和业主创造更多增值服务。

疫情倒逼了互联网和智能技术在社区商业中的迅速加码,包括当下热门的大数据应用。绿城商业联合高德大数据、中商数据、大众点评等平台,对多点位的职住结构、客群的流向与路径、消费特征与偏好等信息采集,进行差异化定位,避免了“拍脑袋”式主题业态、产品设计等错配。绿城商业认为,大数据在社区商业的前期定位与运营阶段都能发挥强大的作用,在规划阶段也可提前预判。

大数据等智能加码,让社区商业用户得以精准画像,加强了商户、业主、物业等各个群体的链接,增强消费意愿。在疫情仍有长远影响的状况下,家门口消费将得到长足发现和提升机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