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料图)

摘要:相对于其他国家,我国火车对未成年人及青年的优惠力度很小。一方面按照身高限定免费或半价的门槛,其理由和依据长期以来都遭到质疑。另一方面,对于尚不具有任何收入的12-22岁这个年龄的未成年人及青年,除了符合学生票条件的一年四次特殊旅程外,基本上其旅行没有任何优惠。无论是从疫情后出行恢复、消费带动,还是从国民教育角度来看,有必要仿效其他国家增设火车青年票等优惠票种。

一、存在问题

目前国内火车票对未成年人的优惠票主要有两种:儿童票与学生票。儿童票又分为两种:不足1.2米的儿童免费,但须由成人携带,且一名成人只能携带一名免票儿童;身高为1.2-1.5米之间的儿童,可以购买半价票。学生票条件更为严格:在国家教育主管部门批准有学历教育资格的普通大、专院校(含民办大学、军事院校),中等专业学校、技工学校和中、小学就读,没有工资收入的学生、研究生,家庭居住地与学校所在地不在同一城市的,允许就家庭居住地和学校所在地之间的乘车区间购买优惠票(一般为半价),每年仅限乘四次。

我国火车对未成年人及青年的优惠力度是很小的。一方面按照身高限定免费或半价的门槛,其理由和依据长期以来都遭到质疑。华东师范大学2017年公布的《中日儿童青少年体质健康比较研究成果公报》中的数据(四个城市2万样本)显示,中国男童和女童11岁的平均身高都已超过1.5米。这意味着大多数的儿童在11、12岁左右就需购买成年票,由于这部分孩子在18岁之前仍以本地中小学就读为主,他们也不能购买学生票。以身高为标准,也使得同样年龄的孩子可能票价差一半,显失公平。另一方面,对于尚不具有任何收入的12-22岁这个年龄的未成年人及青年,除了符合学生票条件的一年四次特殊旅程外,基本上其旅行没有任何优惠。

二.比较分析

相较中国,对未成年人和青年的乘车优惠在西方国家是十分普遍的,主要基于两个考虑:一是从收入角度,这一人群是弱势的,应当受到照顾;二是这个年龄段最应当拓展视野鼓励多旅行多学习,从民族的未来考虑也应当对他们特别照顾,这与对老年人的优惠的考虑是不同的,可能是更重要的一点。在欧洲,26岁以下的青年人都可以购买欧铁的青年票,优惠折扣达到35%,对于18岁以下的未成年人更是普遍免票或半价优惠。在美国、加拿大、澳大利亚、新西兰和欧洲各国,对于青年学生的特惠机票也是普遍的做法。

考虑到中国巨大的人口基数,如果实行较普遍的青年和儿童火车票优惠,需要估算可能造成的成本转嫁和新增的客流。但是,欧洲的经验显示,对未成年人和青年的优惠会鼓励更多乘坐火车,特别是学校放假时间,这一人群乘车旅行的频率很高,对于铁路来说不见得就是亏本。以大学生为例,我国大学生除了有法定的节假日外,还有传统的寒暑假,大约有172天假期,约占全年的47%;此外,教育部门还为大学生提供许多社会实践和自我学习时间。因此,大学生有非常充裕的时间旅游,并且在旅游时间的选择上有很大的自由度。相较于其他人群,他们有时间有意愿有体力旅游看世界,这个市场的潜力不可限量。而未成年人出行也必然带动家庭旅行和消费。更值得再次指出的是,从教育效果来说,其对民族素质和人口质量具有潜在提升作用,是利国利民的好事。

三.对策建议

考虑到今年受疫情影响,铁路运力过剩,老百姓出行旅游意愿处于历史低点,更要出台相关优惠政策鼓励出行消费,年轻人应当是这方面容易受到鼓励的人群,他们的生活和娱乐消费能力也超过其他人群。基于以上依据,同时考虑到在中国全面实施应当做的过渡需要,提出以下几点建议:

1.增设火车青年票。年龄在16-22岁(含)以下青年乘坐火车出行的,可以按票面价格的70%优惠购票,不受区间限制。

2.修改儿童免票条件为6岁(含),不再以身高为标准。该年龄是大多数儿童上小学的年龄。考虑到二胎政策的施行,允许1名成年人可以携带2名免票儿童。

3.修改儿童半价票为未成年人半价票,半价票的条件是6岁到16岁(含),不再以身高为标准。

4.保留学生票上学或返乡的半价优惠票,仍适用原条件。

5.在一定时间内,如新优惠试行第一年,对铁路部门因此承担的预估成本由国家财政给予适当补贴。在试行一年后,跟踪统计因此增长的客流、成本和收益,重新评估补贴的必要性和幅度。

(作者系全国政协委员、民进上海市委专职副主委、上海中华职教社副主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