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媒称,根据中国国务院总理李克强作的政府工作报告,今年,中国将努力解决贫困和就业保障问题,同时也要克服疫情引发的危机,中国正为经济复苏制订最佳方案。

“六稳六保”成为最大着力点

据路透社北京5月22日报道,突如其来的新冠疫情让中国面临的国内外形势均发生了重大变化。中国在2020年经济社会发展主要预期目标中,没有提经济增长数值目标,但强化“六稳”“六保”要求,凸显了在非常时期的底线思维。

与此同时,积极财政政策更加积极有为,不管是财政赤字规模较去年增加1万亿元人民币,还是发行抗疫特别国债1万亿元、为企业新增减负逾2.5万亿元,归根结底都是为了扩充地方财力、舒缓企业压力,进而保就业、保民生、保市场主体。而稳投资依然是中国经济稳增长的重要支撑,今年地方政府专项债券将较去年增加1.6万亿元。

中国社科院世界经济与政治研究所研究员张明说:“今年淡化了对经济增速的要求,但强化了对‘六稳’与‘六保’的要求。事实上,‘六保’已经成为今年政府经济政策的最大着力点,这凸显了中央在非常时期的底线思维。”

另据新加坡《联合早报》网站5月23日报道,中国国务院总理李克强22日在全国人大会议上作政府工作报告时解释,没有提出全年经济增速具体目标,“主要因为全球疫情和经贸形势不确定性很大”,中国发展“面临一些难以预料的影响因素”。

报道称,虽然没有经济增速包袱,但官方还将继续维持“坚决打赢脱贫攻坚战”目标,体现了中共中央要竭力兑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承诺;并且强化对“六保”的要求,凸显非常时期的底线思维。

此外据俄罗斯卫星通讯社莫斯科5月22日报道,莫斯科卡内基中心俄罗斯和亚太地区项目负责人亚历山大·加布耶夫称,中国政府未设今年经济增速具体目标,将使北京在面对持续不确定性情况下,在解决经济问题方面有更多的回旋余地。

该专家说:“未宣布具体目标是非常重要的举措,它将使北京奉行更加灵活的宏观经济政策,切实回应最关键的问题,而无需追求任何人为的指标。”

加布耶夫认为,不宣布经济增速具体目标,证明中国政府秉承以下原则:不追求名义上的经济指标,而是总体上转变经济模式,动用所有的可能资源,支持宏观经济稳定。中国早前也曾指出,增长速度并不像质量那么重要。

刺激措施把钱“用在刀刃上”

据俄罗斯卫星通讯社北京5月22日报道,根据中国国务院总理李克强作的政府工作报告,中国并未宣布今年的经济增速具体目标。今年,中国将努力解决贫困和就业保障问题,同时,也要克服疫情引发的危机。卫星通讯社咨询的专家认为,中国为解决自身问题选择的是最佳方案。

一些专家,其中包括高盛集团前任首席经济学家吉姆·奥尼尔强调,中国采取的刺激经济措施相当温和。

莫斯科卡内基中心俄罗斯和亚太地区项目负责人亚历山大·加布耶夫在接受采访时指出,中国正考虑根据自身经济特点采取行动。

另据新加坡《联合早报》网站5月23日报道,千呼万唤始出来的中国财政纾困配套,整体规模不到7万亿元人民币。分析指出,今年纾困配套反映决策层力求平衡政策力度和可持续性,与政府工作报告中淡化经济增长目标、着重保就业民生的底线思维一致。

中原银行首席经济学家王军指出,特别国债规模小于外界预期,说明政府依然珍惜财政政策空间。此外,政府工作报告中强调特别国债和额外赤字筹集的2万亿元资金将“直达市县基层、直接惠企利民”,体现官方对保就业和基本民生的重视,决心“把每一笔钱都用在刀刃上”。

华侨银行大中华区研究主管谢栋铭受访时说,今年政府工作报告淡化经济增速具体目标,强调保就业民生,这让决策层不必为了达到增长目标而大水漫灌,有助于控制金融风险。

他说:“中国并没有像其他发达国家以‘透支未来’为代价大撒银弹,而是聚焦最需要帮助的经济实体,这也体现了底线思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