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30日,浙江省诸暨市暨阳小学五年级4班开展“公筷公勺新家风”主题班会活动,通过海报设计、情景剧表演等强化孩子们使用公筷公勺的意识,倡导文明用餐。 图片来源 新华社

综合编译 袁 野

英国《卫报》5月1日报道称,新冠疫情暴发后,中国正在推动一场“餐桌革命”,以改变长期以来的传统——聚在桌边,用各自的筷子从同一个盘子里夹取食物。

《卫报》称,有关部门发起了声势浩大的活动,以说服人们使用公筷和公勺,还鼓励人们采取分餐制,而不是几个人共享几道菜。

《卫报》将之称为“艰巨的任务”。在2002年至2003年的非典疫情暴发后,中国采取过类似的举措,但效果不彰。分享食物是中国人社交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亲密的象征。

公筷在日本、韩国和亚洲其他地方更为常见。《卫报》称,在中国的高档餐厅里能看到它,但人们在家中很少使用,与家人或朋友聚餐时,人们也不常使用公筷。

“(使用公筷的)障碍在于‘我们必须在一起喝酒、一起吃饭,必须亲密无间’的传统观念。”《筷子:文化与烹饪史》一书作者、美国罗文大学教授爱德华·王对《卫报》指出,这种观念根深蒂固。

《卫报》称,中国人从小就被教导使用筷子的礼仪,其中重要的一条是,一个人应该只接触自己想吃的食物。但中国卫生官员表示,这种做法为唾液中的细菌从自己的餐具传播到大家共享的菜肴上留下了太多机会。

英国广播公司(BBC)报道称,中国有关部门认为,共享餐食是新冠病毒在中国传播的一种方式,尤其是在家庭中。中国-世界卫生组织新冠肺炎联合专家考察组表示,从广东和四川的现场考察来看,78%至85%的新冠肺炎聚集病例发生在家庭。

中国的演艺名人、商业大亨、公共卫生专家一齐上阵,在全国范围向公众宣传“美味不打折,分餐不分爱”。BBC称,在宁夏回族自治区,媒体发布了一段视频,用当地方言向人们讲述“文明餐饮的新趋势”,并向观众保证:“分餐非但不会让亲朋好友觉得‘生分’,还会分享健康。”在浙江省杭州市,一名政协委员呼吁将11月11日定为“全民公筷行动日”,因为这个日期看起来像两双筷子。

BBC看到,北京的一些广告牌号召市民加入公筷活动,标语是:“爱是多一双筷子”。从6月开始,北京的餐厅将按要求提供公筷公勺,企业可定制带有“公”字标识的餐具。政府还建议有条件的餐饮企业积极推广分餐制。

这一运动似乎正在起作用。浙江一家筷子厂的经理告诉《卫报》,他们收到的公筷订单增加了30%。这种筷子的制作时间比普通筷子更长,装饰也不同。

在以北京烤鸭闻名的连锁餐厅花家怡园,上菜时配有两双筷子、两把勺子。北京簋街一家很受欢迎的火锅店里,所有桌子都配有公筷公勺。“顾客很愿意使用它们。”20岁的蓝洛石(音译)告诉《卫报》,“如果我跟朋友出门吃饭,比如涮火锅,我一定会用公筷。”

改变全家尤其是老一代人的习惯可能并不容易。《卫报》称,家庭聚餐中一个常见的场景是,长辈用自己的筷子把食物夹进晚辈碗里。年轻的家庭成员也会把食物夹给长者以示尊重,夫妻之间则以彼此夹菜表达爱意。

许多人不认为有必要在家里使用单独的餐具。《卫报》援引新浪最近的一项在线调查称,650多名受访者中,有一半的人在家不用公筷或公勺,因为“我们是一家人”。

《卫报》认为,推广公筷公勺不是中国饮食文化迎来的唯一改变。曾经熙熙攘攘的餐厅变成了安静的场所,许多餐厅把每桌的食客限制在最多两人,餐桌之间距离至少为1米。

一群看起来像同事的客人走进北京一家商场里的面馆,十分自然地分成了几个小组,在不同的桌边就餐。面馆里50岁的厨师施(音译)告诉《卫报》,他和妻子几乎不再邀请朋友来家里吃饭。

“疫情改变了很多事情。”施说,“如果疫情能够改变探亲访友的习俗,那么改变我们用筷子的方式也没那么难。”

筷子花了几百年才成为中国人的主要餐具,爱德华·王认为,改变现代饮食习惯虽然困难,但不会花那么长的时间。

“习俗比政策更有影响力。”他对《卫报》说,“但疫情和政策能提供一些动力。人们会逐渐适应这样一种观念:哪怕我们不分享食物,我们仍然是朋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