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几天,一位在涩谷街头向路人免费发放口罩的中国女孩在微博上成为热搜。她头戴卡通面具,手捧写有“来自武汉的报恩”字样的箱子,和同伴们一起在寒风中站立4小时,把筹措的1000个口罩发放给经过的日本民众。中国微博上的热议引起了日本《每日新闻》的注意,该报驻北京记者发回的报道在日本也引起反响,日本网友在推特上同样是一片点赞。

穿上玩偶服装在涩谷街头发放口罩的中国女孩

《每日新闻》的这篇报道里又提到“粘贴在日本支援中国物资纸箱上的一句汉诗‘山川异域,风月同天’在中国引起反响,广为流传”。现在,中国的疫情正在逐渐得到控制,日本疫情却出现吃紧状况。正如一位日本网友在“武汉报恩”推文后的评论所说:不应再分日本中国,因为病毒无国界。而无论是日本对中国的援助,还是中国对日本的慰问,现在,“风月同天下,中日心相连”的事情每天都发生在人们身边。

那么,“山川异域,风月同天”为何会出现在支援武汉的物资箱上?以此句寄予情怀的想法真如网传那样,是汉学家或是华人的主意吗?追根问源,东京支局采访了那批物资的赠送单位,汉语水平考试(HSK)日本事务局。请看“山川异域,风月同天”背后的故事。

“完全没想到会有这么多人评论转发。”对于自己提议使用的诗文成为网上热议话题这件事,林隆树的第一反应是惊讶。HSK日本实施委员会理事林隆树是这句诗文的提议者,他是地道的日本人,却不是网传中的汉学家,与各种猜测截然相反,他的专业是哲学,大学时还曾在法国留学一年。不过他酷爱诗歌,无论是短歌、俳句,还是诗词歌赋,一聊起诗的话题,林先生便会眉飞色舞,滔滔不绝。

林隆树给记者展示,他在长富宫饭店拍下的写有“山川异域风月同天”的书法作品

说起自己想到 “山川异域,风月同天”的契机,他回忆道:“我上大学时读过井上靖的小说《天平之甍》。通过这部描写鉴真大师东渡日本的小说,我第一次知道了这句诗文,但当时它留给我的印象还不是很深,直到我2011年去北京出差,在住宿的长富宫饭店,偶然发现装饰在酒店的一幅书法作品写的正是这八个字,一下子大学的记忆就在我脑海里复苏了。从此我就把这句诗文一直记在了心里。”

林隆树向记者展示去年在展览洽谈会上使用的名牌

林隆树第一次提议使用“山川异域,风月同天”作为宣传语是在去年。HSK为了激发考生学习汉语的动力,每年都会在考场外举办一次介绍中国留学和工作机会的展览洽谈会。去年的海报和名牌上第一次印上了“山川异域,风月同天”这句诗文。

HSK日本事务局本田惠三局长接受《人民中国》记者采访

“我们的工作理念就是做连接人与人心灵的桥梁,感觉和这句诗蕴含的意义非常契合,所以就在活动宣传中使用了‘山川异域,风月同天’。当时也得到了前来参会的中国高校老师的好评,大家都反馈说很感动,感谢我们使用了这句诗。”HSK日本事务局本田惠三局长介绍道,“这次在援助物资上,我们特意也写上了这八个字,就是想借此鼓励曾经和我们一起工作过的湖北高校,告诉他们,虽然大家身处不同的国家,但心情是同样的。”

林隆树收藏了诗人、书法家会津八一手书的“山川异域,风月同天,寄诸佛子,共结来缘”,并将这幅作品摆放在书房中

“捐助走红网络固然令人高兴,但更令人高兴的是,我们的心意转达给了中国人民。两国民众也以此为契机,共同重温了日本和中国之间美好的交流历史。”林隆树感慨道:“我的大学毕业论文写了个体与普遍的关系。我认为人类的个体行为,追根究底都体现着普遍的真理。这次捐助引起的反响,恰恰说明了这点。1300年前长屋王写下偈语是个人行为,但这首偈语跨越时间空间,感动了无数人,正是因为在这简单的文字里蕴含着普遍性。‘山川异域,风月同天’的背后是人类共通的情感。”

采访至此,记者见林先生说得动情,便现场向他求诗一首,再以诗文言志,以书胸襟,林先生欣然应允。两天后记者收到了他做的短歌:桃の花待つ故国に千歳経て今吹き戻る和上の大悲(桃华正芳菲。一愿悠悠经千岁,故国盼师归。今随东风把家回,鑑真和尚大慈悲。王众一译)。记者感慨,林先生不但对中国古典诗词有很深的研究,对本国诗歌造诣亦深。用汉字圈共有的文化加上连接起中日历史的人物鉴真大师,林先生以汉字表意,汉诗传情,支援武汉,心系中国的初心和真情尽在其中。

林隆树的短歌作品

就在几天前,HSK日本事务局收到了一个来自上海的包裹,是一位素不相识的中国人希望捐赠给日本的口罩。随包裹而来的明信片上也写了捐赠者模仿诗体写下的一行文字:雪里送梅花,病中赠口罩。看来,“山川异域,风月同天”开了个好头,中日文人以诗言志、表达友谊的传统在当下的疫情面前再次焕发力量,成为越来越多的人在物质援助以外,在精神上互动传情的形式。

素不相识的中国人从上海寄来了口罩

近来伴随中国民众对日本疫情的关注上升,许多有识之士和文化大家也开始用和歌的方式给日本以声援。原中国文化部副部长刘德有先生得知有中国企业家向日本捐赠口罩的事情后,动情地写下一首和歌:援(たす)けあい コロナウイルス なんのその 海を隔てつ 心一つに(互助情义真。新冠逞凶何足惧,联手驱瘟神。你我虽隔衣带水,共斗顽疫心连心。王众一译)

记者就以这首和歌作为文章的结尾,为两国患难与共,携手抗“疫”加油鼓劲。我们常说中日文化交流源远流长,在超越千年的互学互鉴、演变发展之中,两国之间的文化互通、真情互通早已融入这对一衣带水邻邦的血液中,这也是寥寥几字便给中日两国民众带来如此共鸣,道出的哲理所在:任时间空间流转,共通的文化总会产生巨大的精神力量;共通的情感永远会把大家紧紧相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