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经济韧性强、回旋余地大,集中体现在经济发展中还存在大量短板。补齐这些短板的过程,本身就是拉动经济增长的过程,就是实现“稳就业、稳金融、稳外贸、稳外资、稳投资、稳预期”的过程。统筹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工作,必须以补短板为抓手做好“六稳”工作。  

 补公共卫生的短板。新冠肺炎疫情让我们更深刻认识到医院的公益属性,认识到公立医院的担当和不可替代性。首先,要深化公立医院改革,以筹资和薪酬改革为重点,突出公立医院公益性,使公立医院的注意力更加关注维护人民健康。这就需要加强对公立医院的财力保障和监管。其次,要推进药品行业的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对药品生产和供应实行必要的扶持和监管,推动药品生产企业走高质量发展的道路,提高我国药品研发能力。再次,要建立高质量的初级卫生服务体系,提高基层的健康服务质量,实现关口前移,将人民健康服务重点放在基层,通过基层有效、常态化的医药卫生服务维护人民群众的健康。   

补基础设施的短板。我国建筑行业产能过剩的原因很清楚:当经济增长率下降时,必然会出现大量的产能过剩。过剩产能有多少,取决于下一步的投资是多少。这里的投资,是为了实现补短板目标的投资。加大对欠发达地区和行业的投资,本身就是在补短板,而这个补短板的过程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化解产能过剩。以补短板为目标的投资不会挤压消费,相反会提高家庭收入和消费水平。只要投资以补短板为目标,那么这种投资就是有效的投资。另外,以补短板为目标的政府投资不会挤占民间投资。一般民营经济的投资是在产业部门。大多数的基础设施投资是长期的,回收期可能是四五十年,民间投资的意愿较低,只能由政府进行投资。同时,基础设施投资有许多外部性,最大的受益者还是企业和民众。   

补民生领域的短板。坚持在发展中保障和改善民生,就要着力解决一些领域保障不足的问题。一是推动义务教育向优质均衡发展,着力扩大优质教育资源供给。持续推进校外培训机构治理,规范校内教学,充分利用中小学校在管理、人员、资源等方面的优势,降低家庭校外补课费用支出,让学校成为中小学教育的主战场。二是解决相当群体的刚性住房需求还没有得到保障的问题,加快城市老旧小区和农村危房改造。三是构建食品监管体系,进一步保障食品安全。加强食品安全监察专业执法队伍建设,利用大数据等新一代信息技术,建立权威的信息发布平台,增强政府与公众之间的有效沟通,有针对性进行监管。四是稳步推进蓝天保卫战。加大政府对生态环保等公共产品和基础设施投入,提升大气环境综合检测能力,增强污染防治措施的精准性、透明性、连续性。   

补金融领域的短板。当前,我国社会融资中依然以银行贷款这一间接融资渠道为主,融资结构的短板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供给端的管理。补金融领域的短板既要优化银行贷款结构,促进经济结构调整,更要加强多层次资本市场建设,提升股权融资比重,发挥好资本市场促进经济创新发展的作用。丰富资本市场产品种类,完善资本市场产品结构,兼顾场内场外市场,发展多层次的股票市场,进一步拓宽企业直接融资比例,从而降低企业债务,完成去杠杆化。进一步加快资本市场改革步伐,改进和完善股票发行机制,增强主板、中小企业板、创业板市场的融资功能。进一步加快新三板建设步伐,大力发展股权融资市场,增强市场活跃程度,充分发挥其作用。加快完善全国中小企业股份转让系统,在清理整顿的基础上将区域性股权市场纳入多层次资本市场体系,从而加快多层次股权市场建设。   

补创新能力的短板。创新不足是我国当前最大的短板之一。创新最终靠的是企业,尤其是数量庞大的创新型中小企业。政府要为创新型中小企业保驾护航,在这些中小企业还很弱小的时候助其一臂之力。对以中小企业为主的新兴产业,应采取全面降低税率的措施。税收优惠措施包括低税率、减免税、减计收入、加计扣除、投资抵扣和抵免等,为国家产业政策扶持的重要行业松绑。放宽享受税收优惠企业的标准,使更多中小企业可以享受优惠政策。这些创新型企业,如果能够在政府优惠税收政策的帮助下逐步发展壮大,必然会有力地补齐创新的短板,同时为国家带来更多的税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