恐慌疫情蔓延、孤立敌视华人、唱衰中国经济……近些天来,新冠肺炎疫情就像是一面“照妖镜”,将某些西方媒体和政要的丑恶面目展示无余。

根据当代中国与世界研究院发布的数据,截至2月19日,有15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近1200家海外主流媒体对“新冠肺炎疫情”进行过报道,总量达到10万余篇,平均每日报道量2000余篇。随着对中国疫情防控措施的跟进,很多外媒发出冷静、公正、客观的声音,他们呼吁停止恐慌、加强合作,共同应对疫情带来的挑战。

谈疫情:古已有之,何须大惊小怪?

西班牙主流媒体《先锋报》在当地时间2月15日发表署名为曼努埃尔·卡斯特尔斯的评论文章《流行性恐惧要不得!》。文章认为,流行性疫病古而有之,从致死3400多万人的黑死病,到让46%塞尔维亚居民病亡的天花,有数不尽的生命随疫病陨落。但是,随着公共医疗条件的改善、医疗技术的进步,人们不应该谈“疫”色变。作者指出,新冠病毒的致死率为2.3%,比季节性感冒的致死率还要低,大部分患者在经过数天的治疗后即可出院。因此,具有排外性质的“黄祸”说沉渣泛起并不可取。

当地时间2月6日,署名玛丽亚·巴尔比娜的作者在俄罗斯卫星广播电台发表题为《停止恐慌!如何不害怕冠状病毒》的文章。她在文中写到:每次遇到季节性流感都这样(恐慌)行吗?一打喷嚏就使票下跌、工厂关闭?要知道,在流感季,只是由于人们都熟悉的流感病毒,死亡的人数也不少。“戴口罩、勤洗手等预防措施和健康的生活方式是正确的,但是最好不要让恐慌在这种情况下占上风。”

莫斯科国立大学教授维克多·库德里亚夫采夫在当地时间2月12日俄罗斯《独立报》的报道中表示,之前,世界已经成功地应对猪流感和禽流感、非典等多种疾病。在任何国家,任何地方经济都没有崩溃,不必过于恐慌。

论深层原因:并非恐惧病毒,而是恐惧中国复兴

俄罗斯驻英国贸易代表鲍里斯·阿布拉莫夫在接受俄新社的采访中表示,人为制造恐慌是一项获利巨大的“生意”,显然有人靠制造恐慌来获利。他说,是谣言而不是疫情本身破坏了企业开展工作的信心。

“恐惧被中国支配,恐惧其技术进步,恐惧其重新崛起成为世界强国,这是导致将这次新冠病毒疫情与中国的全球化联系起来的根本原因。”西班牙《先锋报》作者曼努埃尔·卡斯特尔斯在上述文章中还指出,据世界银行估计,90%的经济损失将来自于不合理的恐惧。他补充,损失还“来自机会主义的商业策略,如大型技术公司的相继退出导致世界移动通信大会2020被迫取消”。“吊诡的是,当中很多企业都参加了阿姆斯特丹博览会。我不禁想到,其中一些公司正在与华为和其他中国大型公司的竞争中丢城失地。”

曼努埃尔在文末的结论也让人振奋,他说:“世界已经不能将中国隔离在外,她是全球经济发展动力的最重要引擎之一。”“至于病毒问题,就让我们相信出色而专业的医护人员吧!”

大声疾呼:警惕反华“政治病毒”

当地时间2月14日,德国《日报》刊发了一篇评论文章《同情之心在何处?》,直接对曾经使用“新型冠状病毒:中国制造”作为封面压题的德国《明镜》周刊提出批评。文章作者法比安·克雷奇默(Fabian Kretschmer)作为自由撰稿人,自2019年开始常驻北京。他在文章中写道,一些西方国家尤其英语国家驻中国记者的报道中,对中国人民缺乏同情心的程度“令人震惊”。“对于大多数中国人来说,疫情让他们倍感压力,将他们置于生死存亡之境地。”作者写道,“中国政府的严厉措施应该得到赞赏。毕竟,对一个拥有大约6000万人口的省份进行隔离,在人类历史上是独一无二的,过快的指责显然是不合适的。”

当地时间2月6日,《俄罗斯报》更是发表评论文章《反华政治病毒也必须清除》。评论指出,新中国成立70年来,中国没有实行任何扩张和掠夺性政策,只是仅仅依靠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艰苦奋斗,在国家发展等各方面取得了伟大的成就。改革开放政策帮助8亿农村人口改善物质生活状况,为消除世界贫困做出了巨大贡献;“一带一路”倡议已成为一项重要的全球性公共举措,为有兴趣发展的国家带来了巨大机遇。现在,中国在对抗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中也显示出社会制度的优越性。中国正在采取的措施,“既保护了自己人民的安全和健康,又维护了全球公共卫生安全,这是对国际社会高度负责任的体现”。文章毫不避讳地指出:“(美国国务卿)迈克·蓬佩奥关于中国的最新诽谤性言论,无非是一种政治病毒,阻碍了中美在与新冠肺炎疫情联合斗争中的合作,必须消除这种政治病毒。”

当地时间2月16日,俄罗斯主流通讯社俄新社刊载其政治评论员德米特里·科西列夫的署名文章《用“极权”对抗疫情,或许中国不可能正确》。作者指出,中国现在除了要对抗新型冠状病毒,还要对付大规模的谣言。美国等西方媒体借机指责中国在应对疫情中所谓的“极权”体制。作者认为,“紧急状态下的封锁措施与民主无关”,“中国模式非常有效”。他呼吁,西方国家应当团结一致共同抗击疫情,而不是从政治的角度出发进行意识形态的抨击。

乐观预测:战胜疫情后中国将更强大

当地时间2月15日,沙特阿拉伯主流媒体《阿拉比亚》刊发题为《新冠病毒之后,中国加快转型“智慧城市”》的文章,介绍中国在抗击疫情过程中推动未来智慧城市发展。如,中国希望通过云计算、人工智能、面部识别和大数据分析技术开发“数字办公室”系统,提高个人和团队工作的效率。同时,虚拟现实技术将用于举行会议、供应生产线和相关数据,以及开发在线合同签署系统。此外,在交通运输、教育等领域,无人驾驶、人工智能以及线上平台服务等建设,都将为未来应对此类突发状况提供准备。

当地时间2月18日,意大利《金融市场》发表中国欧盟商会副会长、上海分会董事会主席代开乐(Carlo Diego D'Andrea)的署名文章《走出冠状病毒危机后,中国将比以往更加强大》。作者熟悉中国和中国经济领域,对中国有相当深刻的认识。他认为,中国举国上下集体与新型冠状病毒做斗争带来了令人鼓舞的进展。“尽管与非典时期相比,中国国内交通网络更加发达加速了疾病传播,但是国家卫健委和医疗人员的行动能力如今已大大增强。”

代开乐在文章中指出,在这段非常时期,中国政府制定了前所未有的医疗与安全措施以限制疫情传播,更推出了一系列旨在加强国民经济发展的措施。“如果中国继续采取必要预防措施保障公众健康和安全,推行透明政策与全球合作伙伴展开合作以延缓病毒传播,那么走出这一危难时刻后的中国可能变得更加强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