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视网消息:2月1日,73岁的中国工程院院士、国家卫生健康委高级别专家组成员李兰娟带领团队一行5人,从浙江杭州出发,驰援武汉。

在临行前的出征仪式上,李兰娟深情地说道:“我打算比较长期地在那里,与那边的医护人员共同奋斗。我自己希望到金银潭医院,所有危重症集中的那个医院。”

疫情当前,李兰娟的这一举动再次感动了无数人。作为我国传染病学领域的专家,李兰娟从事传染病临床、科研和教学工作已经40多年。

钻了十余年牛角尖,救活无数人

李兰娟大学毕业分配到医院工作后,接触到的第一个传染病是“重型肝炎”。在当时的医疗条件下,病死率高达70%、80%!作为一个年轻的医生,有的病人的家属跪在她面前,“李医师,你能不能救救他?”看到患者及患者家属绝望的表情身为医生的李兰娟觉得很心痛也很无奈。

后来,李兰娟从肾脏的滤过透析得到启发,是不是可以通过这样的方法来救治那些肝功能衰竭尤其爆发性肝衰竭的病人呢?她就申报了一个课题带领团队开始了人工肝的研究,但是研究的过程困难重重,很多同事说人工肝没有希望,半途当中就放弃了。

但李兰娟就是抱着钻牛角尖的劲儿,最终花了10余年时间研究出了一套比较完整独特有效的人工肝系统。在这项技术初见成效之后,李兰娟和团队建立了人工肝研究中心,将这项技术毫无保留地向全国推广,从而及时地救助了全国各地的肝衰竭病人。

“什么是医生最大的快乐?看到那么多病人得到救治,把他们从死亡线上拉回来,这就是我们最大的快乐!”李兰娟说。

成功研制了人工肝后李兰娟并没有停止传染病学研究的工作,她接连对SARS、H7N9禽流感等传染病展开调查和研究,为我国传染病诊治作出了重大贡献。如今,面对新型冠状病疫情,她也毫无畏惧,带队亲赴前线。

常不在家的她其实为家里牺牲很多

快节奏的生活,对李兰娟来说可能是一种常态。每周一的专家门诊,李兰娟已经坚持很多年。“没有什么比患者期盼的眼神更打动人。”李兰娟说。

作为一个医疗工作者,李兰娟每天6时左右起床,8时开始门诊。“她已经形成习惯了,晚上睡得再晚,早上起床的时间都是固定的。这点也是我佩服她的地方。”说起李兰娟的日常生活,儿子郑杰说。

诞生于双院士家庭的郑杰没有得到父母太多的陪伴。“我基本上是由外婆带大的。”他说。

李兰娟求学时期,大家主要学习俄语。所以直到工作多年后,才开始学习英语,而这一过程,是听着磁带重新从一个个单词开始学起的。此时李兰娟的医务工作已经相当繁忙,除了临床工作还有大量的研究。

李兰娟的丈夫郑树森40岁左右那年去华西医科大学读博,毕业后李兰娟又支持他前往香港攻读博士后。“那段时间,母亲一个人的工资要养活我们一家四口。这应该是我还在念中学的阶段。”郑杰回忆,“当时我爷爷在老家生病了,我母亲也没有和我父亲说,就自己带着我,抱着弟弟去老家给爷爷挂吊针。一直到治好,这件事她也没和父亲提。”

热心公益,将人工肝技术无偿推广

在李兰娟看来,一个人的成功不是成功,一个团队的成功也算不00上成功。作为一名医生,她希望自己能将治病救人的能力发挥到极致。

为使全国各地更多的重症肝病患者享受到先进医疗技术带来的福音,她毅然放弃申报人工肝专利的机会,为确保治疗技术的规范有序,她制定人工肝治疗指南和操作规范,从2001年开始,每年举办培训班,无偿将她的人工肝技术推广到全国。

在李兰娟看来,一个有良知的科学家,应该有社会担当的勇气。禽流感肆虐之时,面对人们的恐慌,她带头吃鸡肉,身体力行介绍科学的防范方法,并告诉大家吃鸡无害,极大提振了养殖业的信心。

受益于社会,就应加倍反哺社会。她与丈夫郑树森一起捐资,联袂社会各界力量成立“树兰人才基金”,奖励在医学科研和临床领域取得突破性创新成果的中国杰出科技人才。

未来医学任重而道远

提到未来医学的发展,李兰娟说这与大数据,人工智能,物联网密不可分。她认为要把每一个人的健康档案的大数据用起来。

“我们中国哪一些疾病的发病率高?哪一些疾病的发病率低?哪一些疾病的病死率高?我们针对大数据进行分析来建立智能化的诊断”,李兰娟表示,要通过智能化的治疗,智能化的管理,运用大数据、物联网、人工智能来提高我们的医疗卫生水平。

同时,要运用很多现在的新技术来保障健康,在李兰娟看来,粪菌移植也是个非常有效的新技术。她说:“什么叫粪菌移植?就是把健康的人的好的大便给另外一个有病的、肠道微生态紊乱的人。”治疗效果是非常好的。

李兰娟自己40多年来抗战传染病的经历,见证了中国在传染病防治领域的快速成长。

未来医学任重而道远,李兰娟勉励年轻人们,要严谨求实,开拓创新,勇攀高峰,造福人类。防治传染病的未来,祖国的未来都在年轻人的身上!(文/康彦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