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广网天津1月22日消息(记者褚夫晴)传统制陶、陶甑文化普及、“甑乡”产品开发……在天津市宁河区板桥镇盆罐村,“陶甑”文化正为这座村庄带来新的生机和活力。

匠心传承制陶技艺

盆罐庄村是天津唯一以行业命名的村庄,也是我国著名的手工制陶生产地之一,村子的盆罐陶艺至少追溯到两千年前。“技艺古老,家族有序传承”是盆罐制陶的一大特点。

  陶艺大师韩克胜(央广网记者 褚夫晴 摄)

在盆罐村有两大制陶家族,分别是韩家窑和李家窑。韩家窑第十八代传承人韩克胜是天津市非遗传承人、工艺美术大师,其作品色泽温润、古朴自然。“想要烧出艺术品就得用柴窑,想要工艺品就用电窑。”韩克胜说。靠着一双手,韩克胜推动着盆罐制陶产业的发展。在他的带动下,盆罐村1400余口人近三分之一会制作陶艺,同时带动了村子100余人就业。

  李家窑传承人李克晗(央广网记者 褚夫晴 摄)

与韩家窑形成了集研发、制作、销售于一体的陶瓷制作产业体系不同,李家窑还正处于“蓄势待发”阶段,李家窑第十九代传承人李克晗今年31岁,从父辈手里接下了这门手艺十多年。“从取土、制作到烧成,一批产品出炉也得需要二十多天。”李克晗说,制陶需要耐心和等待,“希望通过赴各地学习采众家之长,把我们村传统工艺融入进去,发展成更全面的制陶技艺。”

以陶育人兴文化

“我们一周有一节40分钟的陶艺课,我觉得学习制陶对专注力有很好的培养。”板桥镇中学读初三年级学生孙祺林说,记者采访时他正参加学校在寒假期间开设的陶艺体验课。

  陶器组成的“育”字(央广网记者 褚夫晴 摄)

作为第二批全国中小学中华优秀文化艺术传承学校,板桥镇中学自2014年开始建设特色学校,让学生们从入学开始学习陶艺。

在板桥镇中学的教学楼楼梯间有一个用大小各异的陶器拼成的“育”字,板桥镇中学校长王宝强说:“大小不一的陶器代表着学生们的差异,让学生们从入学接触制陶,是想经过三年的培养,能激发他们的兴趣点。”培养陶艺大师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我们的目的就是达到普及和传承。”

  学生体验陶艺课(央广网记者 褚夫晴 摄)

  学生制作的陶器(央广网记者 褚夫晴 摄)

创新发展村振兴

2020年,板桥镇被确定为天津市级特色小镇。2019年,盆罐村也被纳入天津文化旅游示范村建设,盆罐陶艺正在申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据介绍,盆罐村将规划打造综合度假核心区、乡村产业集聚区、水岸轻奢度假区、亲子自然教育区、北岸田园康养区、陶甑文化体验区、村口商贸预留发展区7个功能区。未来,宁河区政府也将以发掘盆罐村“陶甑”技艺为抓手,开展“甑乡”创建工程,推进文旅融合,为发展这项文化遗产注入新的内涵与动力。

宁河区板桥镇党委书记任绍辉表示,今年,结合陶艺特色乡建设,盆罐村将投入550万进行人居环境提升改造工程,包括村庄立面美化改造提升、环境整治等,开发“陶甑”系列产品,打造陶艺色特旅游,“以后陶甑不止是观赏品,还会成为使用的器皿,比如我们想要打造‘全甑宴’,深入挖掘特色陶甑工艺及饮食文化,推动文化旅游村快速建设。”

  创建天津市文化旅游村展板(央广网记者 褚夫晴 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