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6525在车站停7分钟,9:02分到,9:07分开,D6505在车站停5分钟,10:25分到,10:30分开......”一上班,曹姜波满脑子都是这些列车的停点开点,已经形成惯性思维。他面前7台电脑不停地显示线路列车运行状态和股道占用情况,电脑反射的光将行车室玻璃门上“让标准成为习惯 让习惯符合标准”折射得更加明亮了。

曹姜波是南昌站车站值班员,负责调节南昌站行车室接发列车功能的“神经中枢”,全站所有列车的到达和出发能够顺利完成都离不开他发布的指令。

作为行车室的“神经中枢”,他需要向列车调度员、调车长、信号员、综控员等岗位“传输”信号。在作业中他严格执行作业标准,对每趟接发列车安全联控做到吐字清晰、用语准确。

他具有比其他人更快的数字计算能力。“机务段本务机车出库到股道需多长时间?”“客技场动车组出库需多长时间?”“1道有车进,2道有车出,时间怎么排”......这些他都了然于胸。“在台子上每句话每个指令都要想好发布顺序”,曹姜波谈起工作,眉头一紧。

南昌站作为省会大站,有13个站台16条股道,日均接发列车288列,春运加开列车后高峰增至350余列,高峰时平均每6分钟就要接发一趟列车。一趟列车从邻站预告到整列出站,曹姜波需要完成10多道工序的作业,说20多句话,打6个电话布置作业。工作中他需要同时接发多趟列车,在发布一条指令的同时需要考虑下1条指令,高峰时段一分钟需要执行7次联控。加上一系列的排列组合、先后顺序,曹姜波日接打电话2000余次,一餐饭只得分好几次吃,水都很少喝,尽量减少上洗手间的次数。

他具有比其他人更强的记忆能力。“叮铃铃.....” 12时50分,早已过了午饭点,曹姜波刚放下电话,端起已经凉了的盒饭扒拉两口,又到开车的点了。“信号员,电力客车K903次7道发车开放信号。”布置好信号开放后,他似乎忘记了要吃午饭这回事,紧接着又处理其他事情。

曹姜波桌上有两部电话,作为与列车调度员、列车司机和本站其他工种人员联系之用。电话铃声此起彼伏响个不停。由于列车开行密度大,他的大脑就像一台计算机高速运转着,时刻记着多趟列车的到点、停点、开点,确保每趟列车到达及时、出发正点。“丙调拉3273次,24道到11道。”布置完这项工作,已经是13时30分,好不容易有了些间隙,曹姜波突然感觉饿了,赶紧拿起刚刚的盒饭大口吃了起来。

工作10年,曹姜波始终保持过硬的业务水平,慢慢让标准成为习惯。他扎根岗位、严格执标,在这个平凡而又不平凡的岗位上,每天需要发布几千条指令。人脑如电脑,不允许发生任何失误,对于他来说,每一天都是最重要的一天。(秦海峰 黄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