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业扶贫迸发勃勃生机,清远连樟村由贫困村变成幸福村庄

清远英德连樟村村民陆国建种了几十年地,以前真的是脸朝黄土背朝天,压根没想到有一天,可以不用日晒雨淋、不用弯腰就把地给种了。去年8月,碧桂园连樟村现代农业科技示范园(下称示范园)建成后,陆国建跟村里20多名老乡一起,成为一天工作8个小时、每周休息两天的农业产业工人。

谈起过去一年,陆国建直言变化太大了。确实,记者多次到连樟村采访,每次都发现村庄不一样了。这个曾经“晴天一身灰,雨天一身泥”的贫困村,如今已经蝶变成花园般的幸福村庄。村里小孩上课有校车接送,村民去市区有公交车,更关键的是产业发展迸发勃勃生机,村民们的荷包越来越鼓了。

清远连樟村村貌

村民变身农业产业工人

1月15日,记者来到位于粤北山区的连樟村。记者听闻,建有11个温室大棚的示范园于去年5月开建,8月建成运营,11月已有美月西瓜、水果青瓜、圣姑甜瓜等品种上市。

当天,在陆国建带领下,记者进入了其中一个温室大棚。记者看到大棚里种植的是樱桃番茄,采用了无土栽培、立体采摘等技术,1米多高的植株上已硕果累累。陆国建介绍道:“大棚占地面积有4亩多,种了七八千棵樱桃树和番茄。”

据介绍,这个大棚日常只需要两个人打理,现在已经挂果了。他们主要工作是摘侧芽、摘果等。“这个大棚是智能化的,水、肥都是自动滴灌,所以不需要那么多劳力。你看这个用来栽种的盘,都架高到一米左右,劳动时完全不用弯腰。如果要爬高,又有自动化升降机。”

连樟村属山区,人多地少,过去的农业一直处于粗放的发展状态,农民凭着世代相传的方式在当地种植特色农作物,如红薯、黑皮冬瓜、玉米、水稻、白菜等。陆国建说:“以前都是扛着锄头、挑着肥水到田间劳作,风吹日晒,现在的工作轻松多了。”

“家里有两个80多岁的老人要照顾,小孩也要上学,所以只能待在家里,不能外出打工。以前,我跟老婆两个人种地、打零工,一年忙到头也就一两万元的收入。”陆国建告诉记者,现在夫妻俩都在家门口的示范园上班,一天工作8个小时,每人每天有130元,两个人加起来每个月就有六七千。对于现在的生活,他说自己很满意。

据了解,示范园属于广东省连樟村果菜茶现代农业产业园项目的重要组成部分,不仅带动当地特色新型产业的发展,而且大幅提高当地村民的收入。该项目目前聘请了20多位村民在这里上班,繁忙时还会额外雇佣零工。驻村第一书记江金球告诉记者,示范园自去年8月投入运营以来,光工资报酬就为当地村民增收约30万元。

连樟村不少村民在这样的现代农业产业园里上班

连樟村贫困人口全部脱贫

陆国芳是陆国建的邻居,他们夫妻俩也在示范园上班。陆国芳说:“我今年已经55岁了,现在出去打工,很难找到工作了。好在现在村里的产业越来越多,这些产业都优先照顾本村人,在家门口就可以找到工作,真心觉得日子越来越有盼头。”

确实,连樟村的产业越来越多了,为村民提供了越来越多的就业机会。比如,村里利用已停办的连樟村小学闲置校舍开设扶贫车间玩具装配加工点,直接解决就业岗位200个,生产线的工人每月工资收入2500元至3000元,村集体收入每年增加约6.5万元。

江金球告诉记者,连樟村过去集体经济匮乏,长期处于贫困之中。“自从精准扶贫工作开展以来,在帮扶单位的支持下,当地积极推进产业扶贫,正将村里的产业做大做强做好,让村民走上致富奔康的道路。”

江金球透露,经过帮扶,到去年年底,连樟村已达到贫困村出列标准,54户、130人贫困人口全部达到脱贫退出标准;有劳动力的贫困户人均可支配收入22491.77元,同比增长42.3%;村集体收入68.8万元,同比增长5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