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闪耀三千多年的中华文明之光——纪念甲骨文发现120周年
甲骨文发现120周年之际,一场引人关注的纪念活动在北京人民大会堂举行。
“今山川效灵,三千年而一泄其密,且适我之生,所以谋流传而悠远之,我之责也。”一个多世纪前,当学者罗振玉初见甲骨,既惊且喜下发出的感慨,反映了中国知识界的心声。此后,一代代甲骨文研究者上下求索,为破解古老文明密码而矢志不渝。
走过120年,甲骨文及后世文字的价值正愈发受到珍视。作为中华文明传承的载体和见证,汉字历经三千多年演变而不改其形,以强烈的民族凝聚力和绵延不断的历史,印证着中华民族前进的足迹,展现了中华民族的卓越智慧和伟大创新精神。
汉字之源:中华基因的传承
这是位于河南安阳的中国文字博物馆(10月18日无人机拍摄)。李安摄
位于河南安阳的中国文字博物馆内,一堂面向幼儿园大班的汉字课正在进行。
屏幕上显示“人”“日”“田”等几个甲骨文,从字形看与现代汉字十分接近,陆续有小朋友犹豫着念出声来。当老师告诉他们,这是三千多年前祖先用的文字时,伴随着一双双瞬间瞪大的眼睛,嘁嘁喳喳的私语汇成了整齐的一声“哇哦”。
“甲骨学堂自开办以来,无论参与者是成年人还是小孩子,类似的场景反复发生。”中国文字博物馆甲骨学堂负责人杨军辉说,很多人在这里第一次发现汉字的神奇之处,而让公众认识甲骨文、了解汉字的传承和历史,正是这个公益性课堂的初衷。
外地人到访安阳,除了名震海内外的殷墟,中国文字博物馆越来越成为另一个必去之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