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秋冬季,京津冀及周边地区在调整能源结构过程中,将优先保证温暖过冬,在基础设施建设不到位等情况下,不新增“煤改气”户数。另外,“煤改电”要以可持续等技术为主,不鼓励取暖效果差、群众意见大的电热毯、“小太阳”等简易取暖方式。

10月16日,生态环境部官网发布《京津冀及周边地区2019年-2020年秋冬季大气污染综合治理攻坚行动方案》,对有效推进清洁取暖提出明确要求,今年秋冬季将按照“以气定改、以供定需,先立后破、不立不破”的原则,坚持“先规划、先合同、后改造”,在保证温暖过冬的前提下,集中资源大力推进散煤治理。

《方案》要求因地制宜,合理确定改造技术路线。坚持宜电则电、宜气则气、宜煤则煤、宜热则热,积极推广太阳能光热利用和集中式生物质利用。各地应根据签订的采暖期供气合同气量以及实际供气供电能力等,合理确定“煤改气”“煤改电”户数,合同签订不到位、基础设施建设不到位、安全保障不到位的情况下,不新增“煤改气”户数。

另外,要充分利用电厂供热潜能,加快供热管网建设,加大散煤替代力度。“煤改电”要以可持续、取暖效果佳、可靠性高、受群众欢迎的技术为主,积极推广集中式电取暖、蓄热式电暖器、空气源热泵等,不鼓励取暖效果差、群众意见大的电热毯、“小太阳”等简易取暖方式。

根据各地上报情况,2019年10月底前,“2+26”城市完成散煤替代524万户。其中,天津市36.3万户、河北省203.2万户、山西省39.7万户、山东省114.3万户、河南省130.7万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