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毛泽东与黄炎培的“延安对”
1945年7月,为巩固民主团结、促成国共谈判,黄炎培等6名国民参政员造访延安。虽然只有5天时间,但中共领导人的朴实稳重,红色延安的民主祥和,让黄炎培不禁感慨:“延安五日中间所看到的,当然是距离我理想相当近的。”
期间,毛泽东同志问黄炎培有什么感想。黄炎培坦率地说:“我生六十多年,耳闻的不说,所亲眼看到的,真所谓‘其兴也勃焉’,‘其亡也忽焉’,一人,一家,一团体,一地方,乃至一国,不少单位都没有能跳出这周期率的支配力……一部历史,‘政怠宦成’的也有,‘人亡政息’的也有,‘求荣取辱’的也有。总之没有能跳出这周期率。”
毛泽东同志的回答干脆果断:“我们已经找到新路,我们能跳出这周期率。这条新路,就是民主。只有让人民来监督政府,政府才不敢松懈。只有人人起来负责,才不会人亡政息。”
在黄炎培看来,“这话是对的”,因为“只有把每一地方的事,公之于每一地方的人,才能使地地得人,人人得事。用民主来打破这周期率,怕是有效的”。 1945年8月10日,黄炎培在重庆出版了自己著述的《延安归来》。他在书中写道:“我认为中共朋友最可贵的精神,倒是不断地要好,不断地追求进步。这种精神充分发挥出来,前途希望是无限的。”
有人劝阻他不要著书为共产党作宣传,以免遭受人身危险。
他说:“我只是用朴素的写真笔法写出所见所闻所谈,决不加以渲染。共产党确实一心一意为人民服务,事实胜于雄辩,我黄炎培不作违心之论。”
02.自我革命破解历史周期率
历史是时刻警醒我们的一面镜子。“历史周期率”之问也并非没有来由,习近平总书记曾有过精彩点评。
比如一统天下的秦始皇,穷奢极欲、搜刮民财,最终落得富丽堂皇的阿房宫变成一片焦土,“后人哀之”;历经“文景之治”、武帝称雄的汉朝,最终陷入三国纷争;创造“开元盛世”的唐明皇后期也转为昏庸、怠于政事,史称“侈心一萌,邪道并进”。
比如席卷天下的李自成起义军,进了北京沉迷享乐、军纪松弛,与清兵一击则溃;定都天京的太平军,进城后醉生梦死,到后期革命斗志尽失,一败涂地。
在《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要一以贯之》这篇重要文章中,习近平总书记深刻总结秦、汉、唐、清等封建王朝兴衰更替,以及明末农民起义、晚清太平天国运动等失败的历史教训,得出一个重要结论:
历史周期率是我国历史上封建王朝、封建政权摆脱不了的宿命。封建王朝盛极而衰、农民起义军先胜后败,一个共同的也是极其重要的原因,就是自己解决不了自己的问题。
中国共产党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政党,新中国是人民当家作主的社会主义国家,这同封建王朝、农民起义军有着本质区别,不可简单类比,但以史为鉴可以知兴替。
自我革命是破解历史周期率的一把“钥匙”。
一路走来,从找到“民主新路”,到坚持“两个务必”,再到牢记“初心使命”、推进“自我革命”,一代代中国共产党人用自我革命推动社会革命取得伟大成就,破解了旧社会旧制度导致的“历史周期率”问题。
习近平总书记鲜明深刻指出:“马克思主义政党夺取政权不容易,巩固政权更不容易;只要马克思主义执政党不出问题,社会主义国家就出不了大问题,我们就能跳出‘其兴也勃焉,其亡也忽焉’的历史周期率。”
03.我们党自身必须始终过硬
任何一个政权,建立不容易,保持兴旺发达、长治久安,也不容易。如果不自省、不警惕、不努力,再强大的政权都可能走到“霸王别姬”的穷途末路。
习近平总书记将这个道理概括为“四个不容易”:功成名就时做到居安思危、保持创业初期那种励精图治的精神状态不容易,执掌政权后做到节俭内敛、敬终如始不容易,承平时期严以治吏、防腐戒奢不容易,重大变革关头顺乎潮流、顺应民心不容易。
“四个不容易”是历史难题,也是时代课题。但惟其难解,方显共产党人英雄本色。
破解“四个不容易”,靠自己解决自己的问题,实现党长期执政、国家长治久安,我们党自身必须始终过硬,像总书记要求的那样,“敢于进行自我革命,敢于刀刃向内,敢于刮骨疗伤,敢于壮士断腕,防止祸起萧墙”。
这就是我们党要不断进行自我革命的根本意义所在。
编制:海元
策划:王鹏权 周璐铭 韩辰 李丹华
审核:望红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