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网9月29日讯(记者任斌)27日,为期近五个月的“我的中国”全国德语短视频大赛落下帷幕,19支获奖队伍的代表在中国外文局接受了表彰。获得本次大赛特等奖的作品是宁波大学的《“她”的时空转场》,以不同时代的女性角色为切入点讲述了中国的发展。获得一等奖的浙江越秀外国语学院的《桥生长于斯》与西南交通大学的《冬·未了》,分别讲述了绍兴的老桥和支教的感人故事。‍

大赛主办单位、中国互联网新闻中心(中国网)总编辑王晓辉在致辞中表示,本次活动在新中国成立70周年之际召开,具有非凡的意义。大赛共收到来自64所高校超过500名师生完成的156部作品,以不同角度生动展现了当今中国的成就。获奖作品有创意、有思想、有情怀,以世界看得懂的方式、听得懂的语言向世界说明中国,是年轻一代“讲好中国故事”的鲜活范例。

大赛协办单位教育部高等学校外国语言文学类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德语专业分委员会(下简称外指委德分委)主任委员、北京外国语大学副校长贾文键在致辞中表示,大赛与外指委德分委的宗旨不谋而合,能用德语就本国国情与文化进行表达和交流是对德语专业本科学生的一项要求。他希望青年学生能够不断提高用德语讲好中国故事的能力,在中德合作与交流中发挥积极作用。

本次大赛共邀请8人担任评委,包括德语及新闻专业教师、德语媒体编导、主持人以及德国教学专家。

作为本次大赛特邀颁奖嘉宾,中国前驻德国大使、中国人民外交学会前会长梅兆荣在随后召开的“德语翻译与教学中对外传播能力建构研讨会”上发表演讲。他结合自己多年的外交工作经验,针对目前的国际形势,向外事和对外传播工作者以及德语专业的教师和学生提出了新的要求和希望。

北京周报社社长李雅芳在演讲中以生动详实的案例,介绍了对外传播中翻译工作的特点并针对一些翻译难题提出了多种解决策略。她认为,对外传播中的翻译要有针对性,注重译文的实际传播效果,译员要培养个人的跨文化意识,对待工作要有敬畏之心。

今日中国杂志社德文部主任黄宜则结合中共十九大报告、“两会”报告等文献翻译的案例介绍了中央文献汉译德的源流、发展和要求。

北京周报社、今日中国杂志社、外文出版社、外研社等机构及各高校获奖师生代表参加此次研讨会。

获奖队伍代表在中国外文局接受表彰。中国网记者董宁摄影

中国网总编辑王晓辉在颁奖典礼上致辞。中国网记者董宁摄影

教育部高等学校外国语言文学类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德语专业分委员会主任委员,北京外国语大学副校长贾文键在颁奖典礼上致辞。中国网记者董宁摄影

中国前驻德国大使,中国人民外交学会前会长,中国国际战略学会前副会长,上海复旦大学特聘(讲座)教授梅兆荣发表演讲。中国网记者董宁摄影

北京周报社社长李雅芳发表演讲。中国网记者董宁摄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