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场秋雨后,晴空万里。站在山西大同市南郊区和左云县接壤的山梁上,只见一排排太阳能电池板沿着山势整齐排列,在湛蓝的天空映衬下蔚为壮观。很难想象,多年前这里曾是采煤沉陷区,一度地缝密布、乱石遍布、污水横流……

为使采煤沉陷区得到有效治理和综合利用,2015年,国内首个百万千瓦光伏“领跑者”示范基地项目在大同市采煤沉陷区开工建设。大同这座曾经因煤而兴、因煤而困的城市,在以光伏为代表的新能源产业助推下,实现了绿色蝶变,加快了转型发展的步伐。

大同市从“煤都”向“新能源之都”的转变,是新中国成立70年来全面发展清洁能源硕果累累的缩影。中国能源经济研究院近日发布的《中国清洁能源发展报告》显示,2018年,我国清洁能源电力装机容量达40.7%。其中,水电装机容量比1949年增长2200.6倍,占18.5%;核电装机为4466万千瓦,占2.4%;并网风电装机容量达18426万千瓦,占9.7%;并网太阳能发电达17463万千瓦,占9.2%。70年来,中国清洁能源产业从无到有、从有到强,成就举世瞩目。

宁夏回族自治区固原市隆德县观庄乡前庄村道路两旁风景如画。新华社记者 王 鹏摄

新中国成立初期,我国电力装机主要是火电和水电,装机容量很小,远不能满足国内经济发展和人民生活需要。1957年4月,我国首座独立设计、自制设备、自行施工的大型水电站——新安江水电站开始建造,我国清洁能源特别是水电进入了发展快车道,水电装机容量快速增加。

1984年,我国启动秦山核电站建设,这是我国首座自行设计建造的核电站,一期机组装机容量30万千瓦,1991年12月并网发电。秦山核电站一期工程建成发电,从真正意义上标志着我国电力结构从水电、火电的二元结构向多元结构改变,我国清洁能源发展进入了新阶段。

进入21世纪,我国清洁能源迎来了历史机遇,得到了快速发展。水电装机容量、太阳能热利用、风电装机容量、太阳能发电装机容量先后成为全球第一。终端应用的发展、扩容也带动了我国清洁能源产业链全面发展。

装备制造能力上,截至2018年末,全球十大风力发电机制造商中,中国企业有5家;全球十大太阳能组件制造商中,中国企业占据9家;全球十大太阳能电池片制造商中,中国企业占据8家。可以说,我国清洁能源装备制造在全球产业链中起到了举足轻重的作用。

技术能力上,我国清洁能源技术也逐渐从弱到强,从追随到领先,成为全球技术创新的领头羊。我国建设了全球最大的水电站——长江三峡水电站,设计制造了全球最先进的水电机组,研究开发了全球领先的核电技术,发展出了全球规模最大、技术领先的太阳能制造业。

清洁能源的跨越式发展,为中国实现低碳可持续发展作出了积极贡献。“以前一到冬天院里全是煤,家家户户烟筒往外冒黑烟;现在院里干净了,家里随时暖烘烘的。”北京通州崔家楼村村民张万宗对国家推动的清洁供暖改造赞不绝口。

清洁能源多了,天更蓝了。生态环境部通报的2018年空气质量状况显示,全国338个地级及以上城市平均优良天数比例为79.3%,同比上升1.3个百分点。从“十三五”环境空气质量两项约束性指标完成情况来看,PM2.5未达标的262个城市平均浓度同比下降10.4%。

国家能源局局长章建华表示,2018年中国的煤炭消费已经降到60%以下,比2012年下降9.5个百分点,碳排放量比2005年下降了60%至65%。这其中,能源转型发挥了重要作用,清洁低碳已成为不可逆转的发展大趋势。

70年来,我国清洁能源发展之路就是一部追赶超越的历史。当前,加快全球能源转型,实现绿色低碳发展,已成为国际社会的共同责任。在清洁能源领域,中国拥有全球领先的制造能力和优质产能、相对充裕的资本能力以及庞大的国内市场潜力。未来,中国清洁能源将继续跋山涉水、追风逐日,为世界清洁能源发展贡献“中国智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