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河南省黄泛区农场九分场的麦田里,农民操作大型收割机收获小麦(2018年6月4日无人机拍摄)。
茹振钢在查看小麦长势(2015年5月22日摄)。
在河南省黄泛区农场的一处晒场,一名工作人员在装运小麦(2018年6月4日摄)。
河南省新郑市裴李岗村民王桂珍在准备庆祝丰收聚餐上的枣馍(2018年9月14日摄)。 本组照片均由新华社记者李安摄
新华社郑州9月22日电 丰收是对辛勤劳作的人民最好的馈赠。
河南新郑裴李岗村,地下埋藏着中国最古老的村庄,有着9000年的农耕历史。95岁的村民代格妞经历过战乱、灾荒,虽然早就过上了“不种地也有粮吃”的日子,但她仍然坚持自己种麦、收粮,每年在家里存上200斤的粮:“粮食是咱老百姓的命根子。”
距代格妞家的“小粮袋”100公里开外的十三朝古都洛阳,有个一千多年前的国家粮仓。相当于50个足球场大的回洛仓城里建有700座内径10米的藏粮仓窖,可储粮3.85亿斤,这个名副其实的国家粮仓为兴盛的隋唐王朝奠定了基础。
大国粮仓,于民,是饱腹安身之本;于国,是安邦定天下之基。新中国成立70年,河南牢牢抓住粮食这个核心竞争力,丰粮仓、稳粮仓、优粮仓,在乡村振兴中努力实现建设农业强省的目标。
粮仓之丰
让老百姓“吃饱饭”
“稻米流脂粟米白,公私仓廪俱丰实”。仓廪殷实是国家之福,百姓之盼,但对于中国这个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国家,让老百姓“吃饱饭”从来都不是一件容易事。
地处黄河中下游的河南粮产丰庶,但也灾难深重。1942年,河南遭遇严重的自然灾害,绝大多数地区几乎颗粒无收。在河南新乡刘庄村,刘树峰家实在活不下去了,父母把大姐卖了换了两间草房,二姐换了一斗高粱,弟弟换了一斗高粱和一斗玉米,从那以后老妈妈每次喝高粱糊糊都哭着说,这是孩子换来的。那一年,河南百姓沦为灾民,大小粮仓空空荡荡。
新中国成立后,解决粮食问题成为头等大事之一,河南掀起了恢复粮食生产、兴修农田的高潮。在刘庄村,刘树峰和村民们一起挖坡填沟,把村里700多块不打粮的沟洼地整理成4大块高产田;1952年,河南建成人民胜利渠引黄灌区;1955年,国家制订并实施黄河治理总体综合规划,曾泛滥成灾的黄河灌溉良田、哺育人民。河南粮食生产条件得以全面改善。
1978年,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改革一声号响,鼓舞着人民的干劲,也开启了科技丰粮仓的新篇章。那一年,出生在河南一户普通农家的茹振钢正值参加高考,小时候经常吃不饱的他,最大的梦想就是“让全村人吃上白面馍”,他毫不犹豫地选择了农学专业。“当时我立志一定要用科技让中国人吃饱饭,让中国粮仓装满粮。”茹振钢说。40年来,茹振钢培育出20多个高品质小麦品种,其中“矮抗58”抗倒、抗冻、抗病,每亩产量至少提升200斤。
占世界7%的耕地,要养活全世界约20%的人口,中国人怎么“吃饱饭”曾让世界担忧,但今天的河南,农田水利基础设施不断完善、农业技术不断提升,大国粮仓迎来一个又一个丰收:2018年河南粮食总产量达1330亿斤,是1949年的9.32倍;河南用全国1/16的耕地生产了全国1/10的粮食。1978年,还“吃不饱”的河南需要从10多个省调入粮食;2018年,河南向全国调出粮食及其制成品400亿斤,粮食生产成为河南的一大优势、一张王牌,为全国人“吃饱饭”作出贡献。
粮仓之稳
守卫新时代丰衣足食
进入20世纪90年代,告别了饥饿与短缺,连年实现丰收的中国如何继续抓好农业、稳住粮仓,成为治国安邦的一项考验。
如果将新中国成立后70年的粮食产量绘成一条曲线,会发现这条增长线在1985年和2000年左右有两个明显的凹点,这曾是中国粮食生产的危险信号,在河南尤为凸显。
1997年,河南郸城县农民贾云飞和村里十来个年轻人南下打工。贾云飞说,当时都说种粮不如打工,有钱不怕没粮吃。1997年后河南出现了历史上持续时间最长、波及范围最大的一次粮食“卖难”,最严重时,河南小麦库存达2500万吨,出现了“卖不掉、装不下”的局面。在基层工作30多年的河南新蔡县农业农村局副局长任希山记得,当时社会上出现一种错觉,认为粮食太多了,不用种粮了。从1998年到2003年,我国粮食产量“五连跌”直接导致粮价上涨、物价跟涨。“2003年白面价格一直涨,还有谣传说粮库要空了,吓得我赶紧在家里囤了四五袋面。”贾云飞说。
粮仓稳、天下安。立足保障粮食基本自给的方针,我国一面加大农业投入,调动农民种粮积极性、减轻农民负担,一面开启“稳粮仓”的改革,建立了粮食风险基金制度、“粮袋子”省长负责制,还成立了中国储备粮管理总公司。“种粮给补贴,耕田不纳粮。农民得实惠,一心奔小康。雨露泽华夏,党恩永不忘。”2005年,三门峡市南梁村建起了一座3米高的“感恩碑”,这是村民为了感谢国家免征农业税自发竖起的。
种粮有支持,卖粮有保障,农民有了“主心骨”,粮仓越扎越稳。
三农工作连续10多年写入中央“一号文件”,像是一个信号,又一次吸引了贾云飞。“不管啥时候,粮是根本,农是基础,国家粮仓必须稳住。”时隔20年,贾云飞主动回到老家承包2000亩土地,成为新时代的“守仓人”。如今,贾云飞这样的“守仓人”越来越多,在河南有超过12.3万个农民专业合作组织和4.7万名种粮大户,他们规模化经营、机械化作业、科学化种粮,守卫着新时代的丰衣足食。
粮仓之优
努力打造粮食生产核心区
“麦秀两歧、穰穰满家”,丰收成为绽放在中原大地上的不败之花,把河南的小麦抓在手里,全国的丰收就有了基础。然而,伴随着“粮满仓”的喜悦,粮食生产品质不够高、结构不够优、效益不够好等问题开始凸显,“大而不强”成为河南“丰收的苦恼”,“粮仓不优”的短腿制约了农业现代化的脚步,农民辛苦种粮不赚钱、企业守着粮仓喊“缺粮”的尴尬局面深深地刺痛着河南。
为了破解这些问题,河南加快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着力打造“优质粮仓”。“黎阳收、顾九州”,古称黎阳的河南浚县,一直是重要的粮食产区。金秋时节,浚县30万亩高标准粮田里洋溢着丰收的喜悦。这里曾是河南小麦高产的标杆,但在2016年,地边“高产创建实验田”的牌子调整为“优质麦基地”。
从“高产”到“优质”,绝不是简单地换个词,而是河南粮食种植结构调整的写照。河南不断优化粮食生产结构,优质专用小麦种植面积由2016年的600万亩发展到2018年的1204万亩,翻了一番。同时,河南还加大推进“藏粮于地”“藏粮于技”。截至2018年底,河南建设高标准粮田6163万亩,粮食作物良种覆盖率达97%以上,全省农业科技贡献率达到60.7%,努力打造国家粮食生产核心区。
“实践证明,优质粮食是最宝贵的经济资源。”河南省农业农村厅厅长申延平说。在充足的优质原粮供应保障下,河南紧抓“粮头食尾”“农头工尾”,发展壮大粮食加工业。曾经名不见经传的农业县临颍,已拥有食品加工企业120多家,年粮食总加工量达到300万吨,盘活了周边20多个县的余粮市场。
农业兴、百业兴。在“优质粮仓”的支撑下,河南农产品加工业稳中有增,食品工业成为河南万亿元支柱产业,推动经济社会发展,支撑着河南向农业强省迈进。
年丰时稔粮满仓,百姓殷实国兴旺。中原大地、沃野千里,不仅收获着岁岁丰收的喜悦,更播撒出乡村振兴、民富国强的期盼。(记者 王丁、林嵬、宋晓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