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别山贫困山村的蝶变:产业助力驶入乡村振兴快车道

合兴村兴中小南瓜,带动村民脱贫致富。 张强 摄

“以前我在外地工地打工,现在孩子大了,需要照顾孩子上学,就回来了。刚好村里在发展小南瓜种植,在村干部的鼓励下,我就搞了几个大棚,开始种植小南瓜。”38岁的合兴村村民杨远洋,皮肤黝黑,高度近视,他的眼镜镜片接近一寸厚,看着有些腼腆的他,却是村里脱贫致富能手。

合兴村第一书记兼安徽省商务厅驻村扶贫工作队队长张仕勇和村民交流工作。 张强 摄

合兴村位于安徽省六安市叶集区,地处大别山革命老区。据合兴村第一书记兼安徽省商务厅驻村扶贫工作队队长张仕勇介绍,史河总干渠横亘合兴村,虽水资源丰富,但是该村属丘陵地貌,是传统农业村。2014年,合兴村建档立卡贫困人口177户493人,贫困发生率高达11.31%。

合兴村发展“一村一品”主导产业稻虾养殖。 张强 摄

张仕勇说,2014年之前,合兴村是一个产业发展滞后、基础设施薄弱、人居环境脏乱差、基层组织凝聚力不强、贫困人口发生率较高的空壳贫困村,集体经济为零。“合兴村贫困的主要原因是因病、因残,缺少劳动力,其中,因残致贫占三成以上。”

小朋友在广场玩耍。 张强 摄

多年来,在安徽省商务厅和叶集区委办的帮扶下和全村上下一致向好的努力中,合兴村村容村貌得到了极大的改善,各项事业蓬勃发展,驶入了加快实现乡村振兴的快车道。2017年,合兴村整村出列。截至目前,合兴村未脱贫人口为8户23人,贫困发生率仅为0.52%。

张仕勇认为,产业兴,则村庄兴。2016年以来,合兴村发挥水资源优势,做好水文章,通过发展“一村一品”主导产业稻虾养殖,特色产业合兴村小南瓜、台湾红心火龙果,兼顾光伏、畜禽、水产、蔬菜为补充的产业发展新格局。

合兴村通过环境治理,让原来的臭水沟变成了景观塘。 张强 摄

杨远洋就是合兴村第一批“吃螃蟹”的人,种植大棚小南瓜,让他从贫困户成为脱贫致富能手,再到扶贫带头人。

杨远洋的妻子是聋哑人,再加上他是高度近视,2个孩子还在上学,2014年建档立卡时,被列为贫困户。2016年,抱着试试看的态度,杨远洋开始回乡创业。他告诉记者,2018年,利用扶贫政策,他建了7个大棚,仅3个大棚的小南瓜,净利润就达到了8000元。通过小南瓜种植,杨远洋还为当地到他家大棚务工人员发放了2万多元的工资。

如今,杨远洋干出了信心。今年,他扩大种植规模,经营了28个蔬菜大棚,并种植18个大棚小南瓜,年收入预计达到10万元。

据统计,今年上半年,合兴村39个大棚共产出7万斤小南瓜,实现产值近30万元。产业的发展促农户、大户增收的同时,也实现了村集体经济收入的快速增长。2018年,合兴村集体收入20万元,今年预计达30万元。

杨远洋的蝶变,只是合兴村脱贫致富的一个缩影,这离不开自身的努力奋斗和安徽省商务厅驻村扶贫工作队的帮扶。

年轻人在广场篮球场打篮球。 张强 摄

村里的干部告诉记者,自安徽省商务厅驻村扶贫工作队进驻合兴村后,就把这里当成了家。其中,张仕勇带着村里干群招商引资,鼓励合兴村在外能人、企业家回村创业。为培育致富带头人和龙头企业,他带着种养大户、龙头企业赴安徽省内外学习取经,参加展会,请专家来村里做技术指导。副队长徐高峰、扶贫专干马伟帮助村民申报“合兴村小南瓜”商标认证,增加农产品附加值。现在,“要钱要物不如要项目要发展”已成为合兴村人的共识。

如今,鼎傲农业发展有限公司等10余个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先后落户合兴村。鼎傲农业发展有限公司负责人徐志红有在上海做电商的经验,回乡创业后,他积极帮助农户打通电商销售渠道,建立销售平台,打通一二三产,帮助农户打造品牌,引进有机种植方法。“我现在和杨远洋达成了深度合作,我建议他增加种植规模,他现在种植的小南瓜不够卖。”徐志红说。

记者采访时,合兴村贫困户饶从礼家正在进行危房改造。 张强 摄

修干道、拆旧屋、建广场、改旱厕、通自来水……在发展产业的同时,合兴村还加强基础设施建设,2017年合兴中心村被评为安徽省省级美丽乡村示范村。当地村民把生活概括为:通上公交车、喝上自来水、晚上有路灯、广场有跳舞。

记者看到,一条条宽阔的柏油马路横亘在村里的大街小巷,一排排二层小洋楼灯火通明。时近黄昏,村里1000平米的农民健身休闲文化广场和乡村大舞台聚集了村民,明亮的路灯下,大妈们跳着广场舞,小伙子们打着篮球,小朋友们则围着一个电影放映机,看起了电影。一个欣欣向荣、茁壮成长的新合兴村正在脱贫致富的道路上努力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