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运村图书大厦的少儿专区,引进版科普读物被摆放在醒目位置。

“编吉”是一群年轻人设计的本土科普漫画形象。

这个暑假,市民杨女士有了一个新发现。在整理孩子的书架时,她意外地发现,书架上的科普读物无一例外,全都是“洋科普”。“不知不觉买了这么多,没想到都是外国人写的。”

这种情况不只是孩子的书架上才有。在书店里的少儿专区、学校的推荐书目、图书馆的阅读排行榜上,“洋科普”也都是十分“强势”。相应地,本土的少儿科普读物不但数量少,找出一部出色的作品也很难。

被“洋科普”占领的书架

杨女士的孩子就读海淀区某小学,每个假期,她都会给孩子买一批新书。买书的标准,主要是学校印发的推荐书目。这几天,杨女士在给孩子整理书架的时候,发现家里已经攒了几十本科普读物。让她感到不可思议的是,这些书居然都是从国外引进的。

“这一整理不要紧,我才发现家里那些科普书有美国的、英国的,甚至是日本的,就是没有国内的。”杨女士说,她和爱人都是理工科出身,对培养孩子的科学素养特别重视。她买科普书,也都是按照学校的书目去买。偶尔买一些书目之外的,也是从育儿论坛上参考的其他家长的推荐。“以前怎么没注意到这一点?”杨女士说,自己并不是刻意去挑选引进版的科普图书,而是“纯属巧合”。她说,她在选择的时候,并没有特别关注书的作者是来自哪个国家,而是更关注书的内容。

说起对这些“洋科普”的感受,杨女士觉得,这些图书不但制作精美,而且和传统的“科普书”不太像。“这些书能够循序渐进地吸引孩子们的兴趣,读起来也比较轻松。”杨女士说,她一直担心9岁的女儿对科普读物不感兴趣,没想到孩子一拿到书,就放不下了。比如《玩出来的科学家:随手能做的194个实验》,作者是意大利人,书里讲的都是一些在生活中常见的物理、化学现象。书刚买回来时,她一直很忐忑。让她感到惊喜的是,孩子不但爱看,还翻箱倒柜找材料做实验,兴致很足。

看到孩子爱看,杨女士也随手翻了一下。她发现,书里讲的内容的确很吸引人,而那些小实验也特别容易上手操作。她举例说,比如将热水灌入一个塑料瓶内,几秒钟后再把水倒出来并立即拧紧瓶盖,稍后就会发现瓶子的侧面瘪下去了,这是由于空气热胀冷缩,瓶外空气压力大于瓶内空气压力所致。这样一个简单的实验,居然能和地球的大气环流扯上关系。“地球周围的大气受太阳辐射影响,冷热不均,冷的部分形成高压带,热的部分形成低压带,空气便不断地从高压带向低压带运动,进而形成风,导致天气变化……”

少儿科普“冰火两重天”

其实,不光是杨女士家里的书架如此,在书店的少儿专区、图书馆的阅读排行榜上,“洋科普”都比较抢眼。数据显示,2018年首都图书馆图书外借榜上排名第一的《呀!屁股》就是一本“洋科普”。在当当网童书的“科普”分类下,销量和好评数排名双第一的,是美国作家乔安娜·柯尔的《神奇校车》。

在亚运村图书大厦的少儿区,各种各样的少儿科普读物让人挑花了眼。其中,摆在最醒目位置的,是英国DK公司出品的《儿童百科全书》。记者粗略数了一下,本土的少儿科普读物约有30多种,而国外引进的少儿科普读物则是这一数字的两倍以上。这些“洋科普”的原产地,来自日本、西班牙、德国、美国等国家和地区。

在前门的PAGEONE书店,书架上摆放的少儿科普读物则更加精致。有些科普图书虽然讲的是人体解剖学,但画面并不血腥,内容也并不深奥,通过图示和浅显易懂的语言,让孩子爱不释手。一位带着孩子前来买书的家长告诉记者,她买书主要看孩子是否喜欢。除了孩子的意见,她还会用手机搜一下书评。她发现,网上好评比较多的、家长经常推荐的,大都是从国外引进的少儿科普读物。

记者发现,许多少儿科普图书都是成套的,一套科普书包含好几本书,而且定价不菲。但是,这并没有挡住家长的热情。杨女士说,有一天女儿在学校图书馆看了《神奇校车》,回来就闹着非要给她买一套。虽然一套书就是一大箱子,但是孩子们却并不觉得有什么负担。

相比之下,国内的少儿科普读物则有些受到了冷落。杨女士说,她小的时候《十万个为什么》是最流行的少儿科普书,现在这套书虽然还在发行,但是孩子们却似乎没有太大的兴趣。“看来时代真的不同了。”杨女士说。

少儿科普有意义更要有意思

是本土的少儿科普读物不够优秀吗?北京科普作家协会顾问、北京少年儿童出版社前总编辑赵萌表示,这个问题恐怕并不是如此简单。“我们现在是从全球一百多个国家和地区引进优秀的少儿科普读物,拿全世界最优秀的作品和我们本土的来比,肯定不在一个量级上。”

赵萌指出,我国在1991年加入《伯尔尼公约》后,出版界的眼界才真正打开。很长一段时间以来,本土科普读物并没有明确的目标人群,而仅仅是以文化程度划分。以前,科普读物只强调“知识点”,现在,则要提倡“四科”,即科学知识、科学方法、科学思想、科学精神。

她指出,过去本土少儿科普的特征是“有意义、没意思”。而现在,衡量标准应该是“有意义、有意思”。“作为课外读物,‘有意思’应该还要放在更前面,只有让孩子喜欢了,才能称得上成功。”她说,本土少儿科普读物和全世界最优秀的作品之间的确还存在差距,这些“洋科普”其实是给国内同行提供了学习的样板。

“家长们选择国外的作品本无可厚非。”科普作家、《证据去哪儿了》作者朱广思认为,在国内,科学家写科普,社会辨识度太低;如果是职业科普人来写,又很难达到科学的前沿。此外,经济效益也是制约本土少儿科普读物发展的一个重要因素。他介绍,一些少儿科普作家出书,能印5000册就已经非常不错了。和大热的《神奇校车》等国外作品相比,这个数字小得可怜。

赵萌也指出,在当前的出版行业中,码洋是硬指标。这就让出版社在出书时不得不把经济效益放在第一位。另一方面,虽然政府层面也有各种专项资金扶持中国原创科普创作出版,但是“今年立项、明年结题”的管理方式让人无法静下心来。“好的作品需要时间来打磨。”她举例说,国内第一部融媒体科普图书《播火录》是九年磨一剑,实现了在纸质图书和视频之间的自由转换。备受好评的《回望人类发明之路》从写作到出版则用了七年。

同样,国外的优秀作品也是花了很长时间。例如英国科普作家尼克·阿诺德的《可怕的科学》,目前出了几十本,也是一本一本累积而成。赵萌说,一本好的少儿科普读物背后,不但要有科学家、科普作家,还要有优秀的美术家。“优秀的作品都不是一蹴而就的。”

本土科普IP正在萌芽

在如何才能“有意思”上,一些年轻的科普工作者正在积极地做着尝试。近年来,本土少儿科普涌现出了一批备受欢迎的科普形象,中国科学技术出版社的“编吉”就是其中之一。

“编吉”是一只黄色的小鸡,它的名字来自编辑的谐音。中国科学技术出版社网络出版部主任薛红玉告诉记者,编吉之所以是一只小鸡,是因为它是2017年推出的,这一年正好是农历鸡年。

“编吉更像是生活中我们熟悉的小弟,它爱吐槽、好奇心强、追求时尚,年轻人接触的它都接触,年轻人喜爱的也都是它的心头宝。”薛红玉说,以往大家接触的科普内容死板、枯燥、让人没有阅读的欲望,而年轻人更期待有所改变。她说,社里创立了新媒体公号之后,大家都希望能创作一个充满时代感的科普IP,于是编吉就诞生了。

在新媒体栏目“编吉一家说科普”中,编吉有了明确的“使命”:讲述生活中的种种趣事,讲述趣事中跟科学有关的小知识。在这个栏目中,主创团队采用了许多创新元素,甚至在漫画中原创了说唱RAP以及快板,可以说这是在科普融合创作领域中非常大胆的尝试了。三年来,“编吉系列”陆续推出了科普漫画、微信表情包、美食食谱、百科知识图书等相关产品。和传统的科普读物相比,这只黄色的小鸡取得了不小的突破。

让人欣喜的是,在互联网上,类似的科普形象正越来越多。比如讲百科知识的“朕说”,以及科普知识解读的“赛雷三分钟”、“菲李”、“肥志百科”等。这些原创IP的出现,让人眼前一亮的同时,也让人对本土少儿科普的未来有了一定信心。

“做科普一定要有新的手段、新的理念。”赵萌说,就出版界而言,看到国外优秀作品的同时,更应该注意本土优秀作品的孵化、培养。除此之外,宣传推广的力度也要更大一些,而不能妄自菲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