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网6月4日讯(记者李金秋)4日,由中国社会科学院俄罗斯东欧中亚研究所与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联合出版的《俄罗斯黄皮书:俄罗斯发展报告(2019)》新书发布会在北京举行。
《俄罗斯黄皮书:俄罗斯发展报告(2019)》由总报告、俄罗斯政治、俄罗斯经济、俄罗斯外交和中俄关系五部分组成,全面反映了2018年俄罗斯政治、经济、外交等领域的新变化和新特点。
投资是制约俄罗斯经济长期增长的关键因素
据黄皮书介绍,2018年俄罗斯国内形势稳定,政治和社会局势虽稳中有忧,但长期稳定发展的总体趋势并没发生变化。在经济方面,俄罗斯在弱增长态势下继续稳定发展,政府虽力图实现突破性发展,但经济发展动力不足问题仍然十分突出。
黄皮书指出,俄罗斯经济增长动力主要有两个方面,一是能源价格在2018年4月之后快速上涨,出口增速加快。二是卢布贬值使得进口增速下降,对国内产品的需求增加。
另一方面,在消费、出口和投资的三驾马车中,消费占比变动不大,净出口增加有利于经济增长,但投资仍是俄罗斯经济增长的关键制约因素。2018年1月至10月,俄罗斯固定资产投资增速有所提升,从3.0%提升至4.1%。但总积累率、固定资产投资率和库存投资相比2017年同期均有所下降。
中俄全面战略协作伙伴关系迎来“新蜜月期”
黄皮书指出,中俄政治交往密切,政治互信不断提升。2018年6月,在俄罗斯新一届总统任期开始前一个月,普京对中国进行了国事访问。两国元首在会谈后发表中俄联合声明,双方重申,将继续把中俄关系作为各自外交政策的关键优先方向之一,共同使之提升到新的更高水平。
另一方面,丝绸之路经济带和欧亚经济联盟对接合作取得进展。黄皮书称,中国与欧亚经济联盟签署经贸合作协定,该协定的签署,对中国与欧亚经济联盟发展经贸关系建立了制度性安排,表明丝绸之路经济带和欧亚经济联盟对接“路线图”设计工作取得了重要成果。
中俄能源领域合作全面展开
黄皮书指出,2018年中俄战略协作伙伴关系继续深入发展,携手合作、共克时艰已成为两国政府和民众的普遍共识。其中,能源合作历来是中俄经贸合作的重点领域,也是中俄战略协作伙伴关系的重要组成部分。
2018年中俄两国能源合作继续稳步推进。在石油合作方面,中俄原油管道二线工程正式投入运营。2013年6月,中石油集团与俄罗斯石油公司签署了俄罗斯向中国增供原油的长期贸易合同。俄罗斯在中俄原油管道年输量1500万吨的基础上逐年对华增供原油,到2018年达到3000万吨,增供合同期为25年,可延长5年。
黄皮书称,中俄原油管道是深化中俄两国能源合作的重大工程,是我国东北能源战略通道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保障我国能源供应安全意义重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