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那桶村下辖的10个自然村之一——雾里村

38岁的姚聪学到秋那桶村之前,是西安中交第一公路勘察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中交一公院)的一名员工。2018年10月,他被单位下派到云南省怒江州贡山县丙中洛镇秋那桶村,任驻村第一书记、工作队队长。

“刚下到村里那会儿,工作的难度超出我的预料。”姚聪学坦言,由于之前没有任何基层工作经验,事无巨细的扶贫工作,让他无从下手。“但经过半年多的磨砺和锤炼,我完成了从‘国企员工’到‘第一书记’的角色转变。”这也让他在面对困难时有了更多的担当和思考,他本人也因踏实的工作,得到了秋那桶村群众的认可和喜欢。

姚聪学(右二)在群众家里了解情况

秋那桶村隶属云南省怒江州贡山独龙族怒族自治县丙中洛镇,地处怒江大峡谷最北端,紧邻西藏,是云南西北部最后一个行政村,属国家“三区三州”深度贫困地区中的深度贫困村。下辖雾里、青那桶、初岗等10个村民小组。

让孩子们有一个美好的未来

13岁的和丽雅秋那桶驻村尼达当小组一普通农户家的孩子,由于在体育方面有特长,被省级教练员看中选拔到省级运动队,目前在云南省体育运动职业技术学院进行专业训练。

能够到省里进行专业的学习和训练,这对于和丽雅和家人来说,都是一件难得的喜事,可是每月500元的生活费,却让一家人犯了难。“和丽雅家有个双目失明的奶奶,还有一个在丙中洛镇上学的哥哥,家里的主要收入来自父母的公益性岗位收入,本来家里就入不敷出,去年年底,她家还遭受了一场火灾后。”在姚聪学了解了小丽雅一家的实际困难后,他主动找到了自己所在的单位,对小丽雅进行帮扶。“这是改变孩子命运的机会,我们不能放弃。”

在教室中学习的和丽雅

在姚聪学的积极努力下,最终本公司职工冯杰与和丽雅达成了资助协议。“每月资助500元,用于和丽雅在学校的生活费用,减小了她的家庭负担。”姚聪学告诉记者,现在小丽雅还不时地给他发来训练时的照片,这让他的心里暖暖的。

才英是秋那桶村石普组一个怒族人家的孩子,2018年9月被云南经贸外事职业学院录取。“对于一个贫困山区的家庭来说,孩子考上大学无疑是一个很好的开始,但现实的贫困,对于孩子和家庭来说,完成学业并不容易。”姚聪学告诉记者,才英的父亲患有癫痫病不能劳动,继母以务农为生,一家人虽然享受了国家的易地搬迁安置,但全年的收入除了用于才英的学费外,所剩无几。捉襟见肘的生活让才英的家人生活在贫困的阴影里。

“好在品学兼优的才英自己很争气,平时她在学校通过勤工俭学以补贴生活开支,这才让她的求学之路得以延续。”姚学说为了让才英安心学习,为她和家人解决实际困难,他和驻村工作队员积极奔走寻求帮助。

6月2日,贫困大学生才英与中交一公局华中区域总部副总经理齐昌军达成了资助协议:齐昌军从2019年6月1日至2020年5月31日,每月资助才英500元用于在校的生活费用。

“正值花儿一样的年龄,能够上大学是她们和家庭的梦想,但是在国家深度贫困地区的怒江,家里能出个大学生无疑要比其它人家付出更多的艰辛与努力。”姚聪学希望国家在教育精准扶贫方面,能够再精准一些。

姚聪学告诉记者,能让山里的孩子走出大山去,去接受更好的教育,以此改变自身的命运,这是他进入秋那桶村以来,最强烈的内心感受。“我始终都相信知识改变命运,我也是来自农村,我希望孩子们通过学习,都能有一个更加美好的未来。”

让群众都能感受到帮扶的温暖

在姚聪学和工作队的帮助下,今年,村民张玉新获得3000元临时救助金,残疾老人余秀英获得5000元临时救助金,贫困大学生李丽莎获得4000元希望工程助学金------当一笔笔扶贫助困资金送到困难群众手里,秋那桶的老百姓记住了眼前这位讲普通话的驻村“第一书记”。

姚聪学在帮群众回收垃圾(右一)

驻村第一书记既是中央政策的落点,也是精准扶贫的支点,是精准扶贫联通上下的中坚力量。习近平总书记曾强调“因村派人要精准”,一个重要内容就是选准驻村第一书记。目前,全国有近20万驻村第一书记正奋战在脱贫一线,他们正用实打实的工作,赢取扶贫攻坚胜利的“最后一公里”。

自从去年10月进村后,姚聪学和其他工作队的成员就始终坚持工作在秋那桶村,他们内心时刻铭记的是“不脱贫不收兵”的誓言。

“刚进村那会,为掌握整体贫困情况,我们迅速走遍了秋那桶村的10个村民小组,访贫困、挖穷根,查找村里基层党建和脱贫攻坚存在的短板问题。”姚学说因为时间紧任务重,他一度忽略了每晚和家中儿子、妻子视频通话的短短几分钟时间。

在深入了解秋那桶村实际情况的基础上,姚聪学协助村“两委”做好贫困村、贫困户建档立卡动态管理工作,有针对性的制定帮扶规划、年度计划,积极向挂联单位反映帮扶工作中的困难和问题,并积极帮助村民解决更多的实际困难。

进村工作短短半年多的时间,姚聪学已经从一个说普通话的“外来人”,变为秋那桶村群众的“知心人”。“你只有把他们当成亲人,他们才会把你看做亲人,感情都是相互的,做基层工作,没有感情做基础是永远做不好的。”姚聪学说这是他来到秋那桶村最深刻的体会。

从去年入村到现在,在姚聪学的带领下,雾里自然村的旅游发展规划已经进入省级帮扶工程;各村小组的产业扶贫步入正轨;发展特色经济初见效益。“每天都在变化,每天都有新的进步,距离全村摆脱贫困的目标越来越近了。”村子的变化让姚聪学从心里高兴。

姚聪学和群众在一起过节,共话民族团结。

驻村工作虽然辛苦,但姚聪学说比起现在整个秋那桶村呈现出的欣欣向荣的发展局面,这些辛苦都算不了什么。“目前秋那桶村还有61户、187人未脱贫,2020年实现‘两不愁三保障’后,还要继续为早日实现农村振兴而努力,尤其是让这里的孩子走出大山,看看外面的世界,学有所成将来回来再建设秋那桶。”


姚聪学说再过5年,秋那桶村一定是另一番发展景象,到时他会带着自己的儿子来看自己曾经奋斗过的“战场”,他会给儿子讲述自己在这里工作的故事,让儿子从心里明白“幸福都是奋斗出来的!”这句话的真正含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