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语】五月的冀南大地生机勃勃,微风吹来,麦浪翻滚。在河北省曲周县王庄村村南,李凤香正和中国农业大学的几个学生,在自家麦田里查看麦子的长势。

【同期】曲周县王庄村村民李凤香 : 今年小麦长势还行,(每亩地能收)一千一二百斤。

【解说】 李凤香告诉记者,眼前这块地,在40多年前却是一片盐碱地,基本不长庄稼。据历史记载,位于黄淮平原的河北省曲周县,有2000多年的土地盐碱史,是有名的“老碱窝”。有首民谣这样形容当地的盐碱地:春天白茫茫,夏天水汪汪,只听耧声响,不见粮归仓。

【同期】曲周县王庄村老支书 王怀义(盐碱地)种粮食的话,如果遇到风调雨顺可以收点,(当时粮食)主要是靠国家供应,一亩地产量一百多斤,二百斤就是高产。

曲周县王庄村村民 王志成 :  (以前)我们村东南有一块地, 起名叫飞机场,飞机场什么意思,就是草都不长,村民起名叫飞机场,以前我小的时候,十三四岁的时候,就开始刮盐,刮土、淋盐。

【解说】1973年,以石元春、辛德惠为代表的老一代农大人,带着周恩来总理的嘱托,来到曲周建立试验站,改土治碱。白天他们与群众一起挖沟、筑坝,晚上住在漏雨、漏风、漏土的“三漏”土坯房里。经过十几年的艰苦奋头,让千年碱滩变成了米粮川。

【同期】曲周县委书记 李凡: 从1973年中国农大在曲周进行改土治碱到现在,现在整个盐碱地的改良,已实现了全县23万亩的盐碱地变成了现在的米粮川。农业粮食生产这块,也从1973年的每亩地(产量)不足百斤,到现在已经稳定实现了我们的吨粮县。

【解说】上个世纪九十年代初,盐碱地治理取得阶段性成绩之后,中国农业大学曲周试验站的师生又开始了新的征程,他们在曲周不断探 索从传统农业向现代化农业转变的致富之路,几代中国农大人薪火相传,从改土治碱到粮食高产高效,再到发展现代农业,他们把青春奉献给了曲周,把论文写在了曲周广袤的大地上。46年以来,从中国农业大学曲周实验站先后走出了两任校长,三位院士。实验站为中国农业大学培养了50多名教授、500多名研究生,为曲周县培养了5000多名农业技术人员和农民科技骨干。

【同期】 中国农业大学曲周试验站实验员 兰佳佳:我也是受各位老师的精神鼓励(来到这里),希望把这些精神继续发扬光大,能够更好地服务于农民。

中国农业大学曲周试验站站长 江荣风 :新的时代我们要朝着绿色发展,整个农业的绿色发展,我们要乡村振兴,乡村振兴就必须要把每个村生产、生活、生态要做好。作为实验站在这,就是要怎么创新技术,让农业从传统的向绿色的农业发展。

艾广德 谌诗雨 河北邯郸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