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网北京5月23日电(邱丽芳)一个革命老区,1935年、1936年,红军长征两次经过此地,成功抢渡金沙江;一个少数民族聚居地区,有汉、彝、苗、傈僳等24个民族,少数民族人口占32.7%……这里是云南省昆明市禄劝彝族苗族自治县。

禄劝县曾是国家级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2016年全县贫困发生率为16.35%。经过三年奋战,贫困发生率降至0.54%。今年4月30日,禄劝县退出贫困县行列。

农村危房改造,修缮的不止是房屋

52岁的禄劝县火本村彝族妇女张健美曾是建档立卡的贫困户,2015年丈夫因病去世,留下孤身一人的她,住在破旧的土木房子里,不知生活该如何继续。邻居说,前几年就没看到她笑过。

2018年,村委会按照昆明市帮扶政策,为张健美申请了2.1万元房屋修缮补助,又找来了施工队,帮她修缮了房屋。

在农村危房改造过程中,禄劝县对全县农户逐村逐户进行全覆盖排查,逐户逐房进行精准核实,对建档立卡户、低保户、分散供养特困人员和贫困残疾人家庭进行优先识别。针对农房外观、基础、层面、墙体、梁柱等重点部位进行精准识别,以此确定是修缮加固还是重建。

“我们县少数民族群众多。在房屋改造过程中,我们除了要让农户住的安全、卫生,更重要的是要保留民族特色,传承民族文化,留住乡愁。” 禄劝县住房和城乡管理建设局局长田开波说。

记者问起现在的生活如何,羞涩的张健美话不多,她的笑容已经告诉了我们答案。她把土地流转了,每年能拿到土地流转租金1890元,产业入股分红金250元,加上就近务工的4700元工资,每年有6840元收入,2018年张健美脱贫了。

  这是张健美家修缮加固前的房屋(翻拍)。邱丽芳 摄

  这是张健美家修缮加固之后的房屋。邱丽芳 摄

“一个都不能少”是基础,还要让孩子有一技在身

2018年高考,禄劝县600分以上的考生达到了51人,1人考上清华大学,2人考上北京大学,交出30年来高考最好成绩单。

“控辍保学”,禄劝县已经做到让每一个孩子都能接受义务教育,还开了全省先河,在高中阶段实施免费教育。普通高中学生每人每年免教科书费500元,免学费800元,免住宿费160元,补助生活费2500元。

禄劝县教育体育局局长王开福对记者说,“受教育年限的延长,能够大大降低贫困发生率,我们希望更多的孩子能上大学。”

此外,禄劝县还通过开展“互联网+教研”“双师教学”改革,与北京市朝阳区、上海市普陀区及昆明市23所学校开展结对帮扶,使禄劝的学生可以通过教室的大屏幕实时分享优质教学资源。

“家有良田万顷,不如薄技在身“。针对没有进入普通高中的学生,禄劝县通过职业学校延长孩子们的受教育时间。

  16岁的张达明在禄劝职业中学学习汽车运用与维修(视频截图)。邱丽芳 摄

16岁的张达明家是建档立卡贫困户,父亲在外务工,母亲在县城照顾他和弟弟的生活。去年,张达明到职业中学上学,学习汽车运用与维修。虽然入学不到一年,但是也立下了自己的小心愿:“我想努力看看能不能和沙国宇、廖恒、唐应韬他们一样被选拔参加斯巴鲁研修项目,到日本去研修。要是不行的话,毕业之后到昆明去找工作,挣钱了可以帮着爸爸妈妈,他们太辛苦了。”

张达明小心愿中的研修项目是一项培养制造工艺人才的校企合作项目,他提到的三位同学通过层层选拔,已于2018年12月赴日本研修。

通过实施县内农村学生到职业高级中学就读的“两免一补”政策,禄劝全县职业教育在校生人数由三年前的370人上升到现在的2850人。建档立卡贫困户子女和农村留守青少年在职业教育学校“进得来、留得住、学得好、用得上,能就业。

“六个百家”贯彻始终,共圆百家梦

“进百家门,吃百家饭,结百家情,解百家难,励百家志,圆百家梦”。在禄劝县脱贫攻坚的决战中,这“六个百家”功不可没。家里脏乱,就一起收拾、打扫;饭菜卫生条件不好,就一起清洗、做饭。禄劝县委书记焦林要求扶贫干部对每一个贫困人员望、闻、问、切,真正做到“对症下药”。

  禄劝县中屏镇植桂村村支书杨仕龙的工作笔记。邱丽芳 摄

在采访中,记者看到了禄劝县植桂村村支书杨仕龙记得密密麻麻的工作笔记和走访调查。翻开这些笔记,里面尽是他在走访村民中记录的增收脱贫的大事小情。扶贫干部深入了解了贫困家庭的困难,也与贫困户结下真正的友情。杨仕龙说:“原来没进门的时候,在村里遇到大家也只是客气地打个招呼。自从进了门,吃了饭,了解了他们的想法,解决了他们的难题,村民性格开朗了,爱笑了。过年的时候,村民早早的就和帮扶的干部说,一定要来吃杀猪饭。”

植桂村的路修通了,房子修缮了,群众的钱袋子还要真正鼓起来。植桂村积极探索采用“村党总支+基地+龙头企业+合作社+农户(贫困户)”的运行模式,由村党总支牵头注册成立2个合作社,建设规模化撒坝猪养殖场,种植烤烟、板栗、核桃、当归、葛根等,进一步拓宽了群众的增收渠道。

焦林对记者说,“我们的老百姓勤劳、善良,只要给予他们适当的帮助,他们就能自立自强,这才是解决贫困最好的方法,才能最终共圆百家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