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说“双下沉、两提升”促成了紧密型、半紧密型的医联体建设,解决了县级医院龙头带动不强的问题;那么县域医共体就是要把县乡两级医疗卫生机构组成“一家人”,形成管理、服务、利益、责任和文化“五大共同体”,我们认为这是破解“基层不强”、推动实现“乡活”的根本出路,也是改革的主战场。
在推进县域医共体建设当中,在改革路径上,坚持试点先行与高位推动相统一,2017年9月在全省11个县(市、区)开展试点,探索整合县乡机构、优化资源配置、完善体制机制。从试点情况来看,县级医院急危重症抢救能力得到显著提高,三、四类手术例数增长10%以上;乡镇卫生院对常见病、多发病诊治也得到了增强,三分之一以上乡镇卫生院恢复或者新开设了一二类手术,门急诊和出院人次分别增长12%和22.3%,基层就诊率提高6.1个百分点,达到67%,县域就诊率达到86%,医疗费用也得到了较好控制。
基于试点成效,在去年9月,由省委、省政府在德清县召开会议,省委省政府专门下发文件,全面推进医共体改革。在改革的内涵上,提出了“一体两层级、三医四机制、五中心六统一”的改革新要求。“一体、两层级”就是县乡两级医疗卫生机构融为一体、成为“一家人”,但明确各自的功能定位,统分结合,重点是解决体系重建的问题;“三医、四机制”,就是坚持医疗、医保、医药联动改革,改革医保支付、服务价格、药品供应及人事薪酬等机制,重点解决制度供给的问题;“五中心、六统一”,就是在医共体层面,要求成立人力资源、财务、医保、公共卫生和信息化“五大中心”,统一医共体的资产运营、物资采购、人员使用、信息化建设、财务管理和绩效评价,重点解决运行保障的问题。
在推进医共体建设上,目前70个县(市、区)已经全面推开医共体改革。208家县级医院、1063家卫生院,一共组建成了161家医共体。改革以后,县乡机构人、财、物等要素流动的渠道被打通,医务人员的编制、岗位、身份等“藩篱”被打破,职称评审、内部考核、绩效分配等内部机制被激活,碎片化的资源被攥成了一个个“拳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