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海波

  陈海波

四月初的北京,春风春雨伴春寒,陈海波像往常一样一大早赶到北京医院神经内科病房,从这里开始一天的工作。病房外长长的走廊留下了千余位帕金森患者的“墨迹脚印”,墙上的一面面锦旗也道出了患者对这位从医35年、甘愿“嫁”给病人的医者满满的信任与感激。

“帕金森病一旦确诊,无法治愈,需要根据疾病进程终身接受治疗。我们医生要陪伴患者一生,相当于‘嫁’给他们。”帕金森病是继阿尔茨海默症之后的第二大老年神经退行性疾病,在陈海波看来,用“嫁”这个字是对他工作的最恰当诠释。

1995年,在我国著名神经病学和老年医学专家、帕金森病学科奠基人王新德教授的牵头下,北京医院帕金森与锥体外科疾病诊疗中心成立。作为王新德的研究生,陈海波加入到新成立的诊疗中心,开始潜心学习和钻研帕金森病的临床诊疗。这之后的20多年,陈海波便与帕金森病绑在了一起,导师王新德严谨的工作作风和对学生的严格要求,为他之后的临床实践和研究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原发性帕金森病的诊断和治疗要经过一系列复杂的检查方能确诊。不少帕友却有这样的体会:好不容易挂上大医院的专家号,三五分钟就确诊了,说没法治愈让去拿药,便叫下一号了。这让患者和家属的心凉了一半。“陈主任出门诊,一个患者平均要看20分钟,对于首诊的病人一般都会半个多小时。”北京医院神经外科副主任医师崔壮说。出门诊时,陈海波的学生会站在一旁边,首诊病人的所有检查,他都会亲力亲为,写病历也由他本人完成。“原发性帕金森病是很容易被误诊的,有的没有三五年的病程都很难判断。”陈海波说,确诊是制定治疗方案的第一步,一步错将步步错,绝对不能因为医生的不严谨而耽误患者治疗。

每个治疗细节的专业化,需要专业化人员的相互配合,团队每个人都要有存在的价值体现,这是陈海波对团队成员的基本要求。2015年成立了北京医院帕金森团队。该团队由神经内科医生,神经外科医生,神经调控医生,康复管理医生,神经影像医生,麻醉医生,心理评估及心理干预医生,专病的护理人员组成,实现了针对帕金森患者的“一站式”诊疗服务。

63岁的老孙是陈海波的一位新病人,患帕金森病13年,吃了十年的药,2016年找到陈海波。“药量逐渐增大,到后来吃药也不怎么管用了,每次吃只管一两个钟头。”老孙的丈夫回忆说。陈海波团队经过评估,决定为老孙手术。手术很成功,当打开脑起搏器开关那一刻,老孙的手逐渐停止了抖动,她自己泪流满面,激动地说不出话。然而,帕金森病的手术治疗只是整个治疗进程的一个节点,之后还有设备程控,有人把脑起搏器称为“电子药”,它跟吃药一样,“剂量”随着病程进展也是需要终身调整。

陈海波为患者检查

  陈海波为患者做检查

“任何一位帕金森患者的治疗都不是一次性的,所谓的'一站式'管理,也就是全程管理,从确诊到每一次用药再到手术治疗以及术后的起搏器程控等都有适应症,需要内科、外科、康复科、心理科等科室专业人员的专业知识的有机结合,才能给患者最佳的诊疗方案。”这便是陈海波团队所遵从的治疗“金标准”。

帕金森患者在情绪上或多或少存在些问题。抑郁、焦虑状态会加重帕金森病的运动症状,心理干预和必要的药物治疗,是治疗的必要环节。陈海波常说,不仅是帕金森患者,大多数疾病都需要“话疗”。这也是对医生的一种考验,不仅要掌握精湛的临床知识,还需要有良好的沟通能力。

当被问及什么样的学生最令自己满意?陈海波说,除了严谨细致,性格也很重要,要有一定的沟通能力。如果跟患者沟通不好,好心做的事情也变成坏事了。

帕金森病不可怕,疾病本身不会影响寿命,要接纳它,并与它和平相处。陈海波告诉央视网记者,有的中晚期的帕友老想自杀,但是经过对症治疗,效果很好。能走路了,有的可以自理了,觉也能睡好了,家里也和谐了。

“有时治愈,常常帮助,总是安慰。”陈海波常对学生说,“医疗手段是有限的,生老病死是自然规律,医生能做的是让患者尽量提高生活质量,活得更有尊严。”(记者 张恪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