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4日,中国国际交流中心中阿新闻交流中心2019年项目记者座谈会在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举行。图为活动现场。
中国网4月9日讯 4月4日,中国国际交流中心中阿新闻交流中心2019年项目记者座谈会在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以下简称北二外)举行。来自阿曼、卡塔尔、埃及、约旦、阿尔及利亚等15个阿拉伯国家的记者与中国青年学生交流互动,体验书法、茶艺等中国传统文化,畅谈“一带一路”倡议背景下中阿合作美好前景。
座谈会上,围绕“一带一路”、中阿合作等记者们关心的问题,北二外副校长张严,前中国驻黎巴嫩、伊朗大使刘振堂,《习近平谈治国理政》阿语版译者之一、北二外中东学院教授张洪仪,中阿新闻交流中心负责人以及北二外中东问题研究领域众多专家学者与记者们进行了深入交谈。
张严表示,自“一带一路”倡议提出以来,中阿合作迈上了新台阶。在中阿交往交流的过程中,新闻媒体在促进中阿之间民心相同、巩固和发展中阿传统友谊方面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北二外将以“一带一路”倡议为契机,继续发力中阿人文交流,为巩固和发展中阿传统友谊、促进高等教育国际合作贡献二外力量。
刘振堂说,当前,中阿成为“一带一路”建设的重要合作伙伴,中国追求的是共同发展,正如习近平主席所言,“我们既要让自己过得好,也要让别人过得好”。中国一定会一如既往地支持阿拉伯团结,欢迎阿拉伯搭乘中国发展的快车,因为中国是阿拉伯真诚的朋友。
座谈中,张洪仪教授分享了《习近平谈治国理政》阿语版的翻译经历,引发了记者们浓厚的兴趣。“中阿两种语言同为古老且复杂的语言,《习近平谈治国理政》中有许多中国古文名诗,翻译难度较大。” 张洪仪表示,为达到“信、达、雅”的目标,翻译团队反复校对,查阅大量文库书籍,克服了诸多困难,最终让阿拉伯地区的读者能够在畅读《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的同时,体会到原汁原味的中国传统文化。
北二外中东学院院长侯宇翔在接受中国网记者采访时表示,“在当前‘一带一路’建设深入发展和中阿关系不断深化的背景下,我们(北二外)着力培养‘外语+专业’型复合型外语人才,为涉阿事务建言献策,提供智力支持,服务于国家外交外事事业。”
“‘一带一路’倡议有助于推动中阿合作交流,相信它会取得丰硕成果,”利比亚文化总局顾问、利比亚新闻社总编卢卜娜说,“我认为这是一个非常有价值的倡议,是一个蕴含了和平智慧的倡议。”
《也门革命报》主编萨利赫·阿里·萨利姆对中国网记者说,提到“一带一路”,他想到的关键词便是“伙伴关系”。“‘一带一路’倡议增进了世界各国尤其是中国与阿拉伯国家的伙伴关系。中阿经济合作已经在为阿拉伯地区人民带来福祉,相信‘一带一路’倡议将把这种合作推向深入。
“一些人认为‘一带一路’是一条路,但它不是传统的路,它是一条沟通、交流与合作的新路,”阿曼《青年报》记者哈立德·马哈茂德·穆萨说,“‘一带一路’是一项伟大且具有重要意义的倡议,有助于促进中国和世界各国合作,阿拉伯国家非常重视这个倡议,它的独特之处在于它并不仅仅利于中国,而是致力于各国合作共赢。”
当天,15国记者参观了北二外的文化和旅游产业研究院、数字“一带一路”重点实验室,并欣赏由该校学生带来的书法、茶艺表演。
本次座谈会由中国公共外交协会指导,北二外主办,北二外国际交流与合作处、中东学院(中阿改革发展研究院)承办。中国公共外交协会于3月下旬启动“中国国际新闻交流中心中阿新闻交流中心”首期项目,15个阿拉伯国家15名记者来华参加为期一个半月的交流,除文化体验、座谈交流外,他们还将走访多个部委、考察中国企业,并与中国新闻媒体开展业务交流。
4月4日,中国国际交流中心中阿新闻交流中心2019年项目记者座谈会在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举行。图为记者团成员展示亲笔书写的“和”字。
4月4日,中国国际交流中心中阿新闻交流中心2019年项目记者座谈会在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举行。图为记者团在二外校园内合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