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4月8日,创新工场主办的DeeCamp 2019人工智能训练营今天正式启动。DeeCamp 2019 将引入中国AI学术最强两位学术大咖作为科学总顾问,计划招收600名大学生,进行为期5周的理论和实战闭门培训,培养出一批擅长用AI科技解决真实世界问题、满足产业一线需求的人工智能应用型人才。

定位应用型AI人才培养平台

AI作为最具颠覆性和变革性的技术,正不断渗透进社会生产生活的各个方面,对国家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带来极为深远的影响。但人工智能发展至今,面临巨大的人才缺口和人才机构失衡危机。

根据腾讯研究院的全球人工智能人才白皮书显示,2017年,全球ML人才需求是2015年的35倍。而高盛《全球人工智能产业分布报告》显示:2017年全球AI人才储备,中国只有5%左右。而在已有的AI人才里,学术人才和产品研发人才比例严重倒挂,懂技术又懂商业化逻辑的人才,更是少之又少。

要推动我国新一代人工智能健康发展,需要加强人才队伍建设,打造多种形式的高层次人才培养平台,加强后备人才培养力度,为科技和产业发展提供更加充分的人才支撑。创新工场启动DeeCamp人工智能训练营公益项目的初衷,正是希望通过联合产业、学界力量,打造应用型AI人才培养平台,提升高校AI人才在行业应用研发中的理论与技能水平,丰富AI人才的实践案例经验,同时推进AI技术的商业化探索以及产学研的深度结合。

1个目标:用AI解决真实世界的问题

近年来,华人在AI领域取得巨大学术进展,论文水平有超越美国的趋势。2019年3月13日,艾伦人工智能研究所(Allen Institute for Artificial Intelligence)发布报告指出,“中国在已发表AI论文领域的表现已超过美国”,中国有望分别于今年在引用率前50%的AI论文领域、明年在引用率前10%的AI论文领域,以及2025年在引用率前1%的AI论文领域全面超过美国。

创新工场董事长兼CEO、人工智能工程院院长李开复认为,基础研究固然重要,但是使用好目前已有的AI技术,就已经能够对当下社会创造出巨大价值。未来,核心科技的突破仍依赖于学术界的努力,但工业界同样可以大力推动AI技术与行业知识的结合,创造AI技术在商业落地方面的巨大机会。 

李开复表示,今天AI 已经进入商业应用时代,偏重科研发现的“AI黑科技”已不再是AI创业的主旋律,“AI赋能行业”的应用模式在未来将迎来高速成长。但目前中国“AI赋能行业”的研发与应用场景面临严峻的人才瓶颈,大批从校园和研究机构走出来的AI研发者急需在行业实际场景中历练、升级。所以,今年的DeeCamp人工智能训练营会更加偏重学员的实践能力培养,希望通过5周的集中培训,能够将大学生培养成能“用AI解决真实世界问题”的应用型AI工程师。

4个城市同时开课,计划招生人数600人

2018年第二届DeeCamp训练营,来自全球600余所高校的近7000名本科、硕士、博士经过申请材料审核、在线笔试、视频面试,最终来自85所国内外高校的300位学生通过激烈竞争、层层考核,被录取成为2018年DeeCamp人工智能训练营学员。

王咏刚表示,DeeCamp作为规模最大、最专业的人工智能训练营,已初步建立了以创造性的团队工程实践项目为主干,以打通学术、产业边界的系统性知识培训为支撑,成规模、可复制的人工智能应用型人才培养体系。DeeCamp致力于为更多来自全球的高校学生提供真正将学术知识、工程技能、实践项目和系统化的方法论融合在一起的人工智能培训。

2019年暑期DeeCamp训练营将于7月15日至8月23日,在北京、上海、南京、广州四地同时举办,计划招生超过600人,培养出一批满足产业一线需求的人工智能应用型人才。

DeeCamp 2019人工智能训练营的学术与产业课程设计将围绕全球最热的5个AI研究方向展开。这5个研究方向包括:机器学习、自然语言处理、计算机视觉、机器人与自动化、自动驾驶。来自前沿人工智能企业的研究员和工程师则会基于这5个研究方向,从金融、零售、医疗健康、教育、公益、移动互联网等领域的真实世界场景中,精心设计出最贴近产业一线需求、最能提高学生动手能力的实践课题,供学员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