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往常一样,一大早,赵建国在吃了一个馍、喝了一杯茶之后,起身离开煤炉子,带上工具,走出那间不足10平方米的“家”,骑上那辆与他朝夕相伴的摩托车,在泥泞的山路中疾驰而去,收缴电费,顺便巡查一下电力线路,开始他一天的工作。转眼间,便消失在白雪皑皑的关山深处。

今年刚满50岁的赵建国是甘肃清水县供电公司山门供电所的一名普通营销工,主要负责7个行政村、26个自然村800多户村民的用电服务。30年来,他扎根大山,守护着大山深处的万家灯火。

一个人的坚守

赵建国的“家”是设在山门乡观音村一间砖瓦房里的流动收费站,这里位于陕甘两省的交界处,距离镇子有20公里远,距离县城超过50公里。

一张单人床,两张桌子,一台14吋的电视机,一台冰箱,一个煤炉子,一个电暖气,这是赵建国的办公室兼宿舍的全部家当。冰箱里储存着馍馍和蔬菜,这是他一个星期的口粮。

“这里距离最近的菜市场也要几十里,没地方买菜去,我回县城的时候就多买些。有时候单位的同事来这里,也会给我带些吃的来。”说话的时候,老赵瘦削的脸上总是带着淳朴的笑容,“一直自己做饭,挺好的。有时候出去干活,走远了,吃不上饭,也习惯了。”

山门供电所所长刘录平说起老赵的坚守与执着,感慨万千。“以前也从别的乡镇供电所调来了几个人,都待不了多久就走了。怪不得人家,这里实在是太偏远、太艰苦了,也只有他能在这里待得下去。”

在刘录平的眼中,赵建国“老实、话少、脾气好,交代的工作从不讨价还价”。村民们一个电话他就去,随叫随到,即便遇到一些不理解的村民,说几句难听话,他也从没怨言。“要知道,用户相当分散,方圆几十里都是,有的村子才几户人,要去就要翻山越岭,一走就是十几里山路。”刘录平说。

就这样,赵建国天天穿行在大山深处,除了义务为村民检修线路、宣传安全用电知识,还经常给乡亲们提供生活上的帮助,一干就是30年。一年之中,入村进户多少回,义务检修线路多少次,免费更换灯具多少个,他自己也说不清楚。

大山里扎了根

村民们用几十年的时间看到了一个人的坚守,感受到了赵建国为他们着想的真心。一声声亲切的“老赵”声中,蕴含了村民们的真情真意。

“老赵的服务,真的让人没话说,一个电话马上就来解决问题。”观音村村民郭广录竖起大拇指说,“家里不论出现什么电的问题,只要拨打了赵建国的手机,他都会告诉你稍等一下,马上就来。”

“老赵是个热心人,人缘特别好,十里八乡的人都认识他,都尊敬他,用电的事情都找他。”郭广录细数老赵做过的好事,“村里一个五保户家里装了电炕,结果试了半天不热,一查是电板有问题。第二天从城里取来新电板,专门请老赵来帮着调试,一直忙到夜里12点才弄好。”

面对村民的夸赞,赵建国有些不好意思:“说实话,干别的我也不会。”

多年来,赵建国几乎没有节假日。有时抽空回到县城的家里,一接到电话就要立刻赶回去,于是他干脆就住在收费站里。

每年春节他都坚守在岗位上,今年春节也不例外。“电通万户家家乐,光照山村处处新”,指着收费站门上贴着的春联,赵建国坦言,这就是他的梦想。

“我生在这长在这,吃这里老百姓的饭长大,这里都是我的家,我不孤单。”面对外面的精彩世界,赵建国义无反顾地选择留在深山,日复一日、年复一年地守护着大山深处的光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