戎鹏强伸出右手,从头到尾仔细地摸着刀杆,十几秒后,他又用左手抓起一把铁屑,反复查看,然后弯下腰,耳朵靠近正在运转的机床边,静静地听。这是他每隔10分钟就要重复的一套固定动作。
这套动作是用于制造火炮、坦克、军舰等武器上的炮管而必经的上百套工序之一。而就这一套工序,他整整干了37年。
戎鹏强是北重集团防务事业部502车间深孔镗工,被誉为“大国工匠”,业界称他“镗刀大王”。
之所以有如此高的美誉,是源于他创造的“超长小口径管体深孔钻镗操作法”填补了国内空白。这对于一个仅仅上过初中的人来说,着实不易。
这个操作法主要是针对火炮身管内膛进行精镗,是确保火炮打击精度的关键工序。同时,这个方法也在国家重点实验装备、航天、航空发射试验装置以及电厂蒸汽传输、深井石油钻探等领域所用合金钢管的内膛精镗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小口径深孔是看不见里面的,那么,如何在钻孔、挖孔和镗孔的工序中做到误差最小,技师的水平直接决定着加工精度。难得的是,戎鹏强却能把公差为0.02毫米的精度做到0.01毫米,也就是一根头发丝的七分之一,这在国内同行业中首屈一指。
“这么高的精细度你是怎么做到的?”记者问。
“主要靠经验,我的做法是‘一摸’‘二看’‘三听’‘四测’,然后就可以判断出每一道工序是否正常,从而把精细程度做到极致。”戎鹏强解释说。
内孔加工对技能要求极高,尤其是火炮炮管内膛加工,多为超长径比深孔,由于管体孔径小,根本看不到刀头在管体内的切削状况,加工难度之大可想而知。
“这方面的知识在网上是无法查到的,又是军事机密,所以只能靠自己摸索。”通过几十年的摸索实践,戎鹏强终于练就了一手属于他自己的绝活儿,比如“摸刀杆”,只要他用手握住刀杆,通过感受刀头的震动,就能对加工进度做到心中有数;再比如“看铁屑”,只要他随意拿起一把铁屑,就能判断出刀的磨损程度。
戎鹏强告诉记者,做军工产品不能出一丁点儿差错,产品一旦到了战场,就事关战士的性命,甚至一场战役的成败。如果是因为炮膛的问题导致炮弹打不准,那就是天大的责任。
戎鹏强深知细节决定成败的道理,所以不管他一天工作多长时间,他都不敢有一丝的疏忽大意;不管天气有多冷,他都不能戴着手套工作,否则感觉和判断就会出现偏差。
“那么,你就没出过一次偏差吗?”
“出过,1988年,也就是我进厂工作的第五年,因自己粗心,偏差了0.05毫米,整根炮管就报废了。当时特别难受,好几天睡不着觉。”戎鹏强懊恼地说。
“最后查出来是前道工序出了问题,但在我这个工序没有及时发现。前面出的错可以弥补,但我这儿出的错,后面就没法弥补了。”为这事儿,戎鹏强一直耿耿于怀。
自那以后,戎鹏强就开始做笔记,每一个环节、每一个细节、每一个数据,他都要工工整整地记在本子上,随时翻阅,随时琢磨。
之后的30多年时间里,戎鹏强加工过的特种钢管总长超过了20万米,但没出现过一次失误。
戎鹏强常说,深孔加工最讲究的就是出口要“正”,直线度要“直”。“正”“直”说起来很简单,做起来相当难,但这两个字恰恰是我一生的追求,无论在工作中,还是在做人方面。
人们常说,教会徒弟,饿死师傅,但在徒弟张杰看来,这话并不成立。他说:“我跟戎师傅十几年了,自始至终他都是手把手教我,丝毫没有一点儿保留。”
对此,戎鹏强的观点是,没必要保留,事业要发展,技艺就得传承。我今年54岁了,过几年就得退休,总不能因为我的退休,影响了祖国的国防事业吧。
在徒弟李国文眼里,戎师傅不仅技术精湛,还不计名利,就像一位父亲,时时处处想着他们。他举例说:“学徒在前三年只有基本工资,挣得少,但戎师傅就怕我们不够花,每年把自己一半的工工资给了徒弟,每个徒弟年均从他那儿得到2万元。”
3月24日中午,记者在青山区赛音道一号街坊一栋破旧的楼房里,找到了戎鹏强,这儿是他唯一的住房,76平方米。
这样的技术大师,住在这样的房子里,着实与人们的想象大相径庭。“没有企业来挖你走吗?”记者问。
“太多了,而且给的工资至少是现在的七八倍,但我不能走,我们是军工企业,祖国的国防事业需要我,企业也需要我,我干得又是很荣耀的职业,金钱是诱惑不了我的。”戎鹏强坚定地回答。
30多年来,戎鹏强在钢管中磨砺“正”“直”人生,这是他一生从未动摇的坚守——“永远不能走偏”。
30多年来,戎鹏强先后荣获“全国劳动模范”“中国兵器工业集团兵器大工匠”“全国敬业奉献模范”“自治区优秀共产党员”“自治区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等100多项荣誉,并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
面对这些来之不易的荣誉,戎鹏强总是强调:“我就是一名普普通通的工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