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2岁的钱七虎院士,获2018年度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还不到一周,便决定将800万元奖金悉数捐出。他说:“如果一个人追求个人名利,那关注点始终是在个人幸福的方向;如果一个人树立的是基于国家的价值观,那关注的就是国家、民族和人民。”
钱七虎院士今年的工作日程仍然排得满满当当,他说:“我总觉得学习还没有学够,脑子里总有许多课题,需要我去研究。有生之年,希望我能一直为国家贡献学习心得和收获,那是我最大的乐趣。”
报党报国,励志笃学
1937年,在一艘逃难的小渔船上,钱七虎出生了,那时候,淞沪会战爆发。钱七虎的童年,便在炮火硝烟中度过。国破民弱的困苦深深刻在年少的钱七虎心里。
读小学时,他亲眼目睹侵华日军将杀害的游击队员尸体放在学校操场上示众,眼睁睁看着美军残暴地打死一名三轮车车夫。祖国被侵略、人民受欺凌的苦难岁月,也将“落后就要挨打”这句话扎进了钱七虎的心里。
新中国的成立,让钱七虎看到了希望。依靠人民政府的助学金,他顺利完成了中学学业,并有了自己的梦想:成为一名工程师,报党报国!
在面临出国求学还是在国内读军校的抉择时,钱七虎义无反顾地选择了后者,“我这个乡下的穷孩子,如果没有党和国家,连中学都上不起,组织需要我去哪我就去哪!”
钱七虎把满腔热忱转化为励志笃学的实际行动,不断积蓄学识才干。就读哈尔滨军事工程学院期间,每个假期他都主动留校学习,6年间的假期只回过一次家。后来,作为全年级唯一的全优毕业生,他被保送至前苏联莫斯科古比雪夫军事工程学院深造。
“永远忘不了一位老红军曾跟我说,我们国家还有人吃都吃不饱,国家该用多少金条,才能送你们去留学。”自那时起,钱七虎立下了忠贞报国、矢志不渝的誓言。
1965年,钱七虎学成回国。当时,我国正面临严峻的核威胁环境。“国家选派我出国学习防护工程,就是信任我,我要时刻不忘这份沉甸甸的责任。”为国家铸就坚不可摧的“地下钢铁长城”,就此成为钱七虎毕生的事业追求。
“年轻人一定要将个人命运与祖国、人民的命运结合起来,树立远大理想,并朝着这个方向踏踏实实前进。”钱七虎说。
善守者,藏于九地之下
钱七虎回国之际,国家正处于困难时期,科研事业举步维艰。为摆脱“有国无防” 的落后状况,他带领团队因陋就简、艰苦奋斗。
为了进行空军飞机洞库防护门设计,钱七虎专门请求到核爆中心去,穿着防护服冲进核爆现场;没有现成的技术资料,他就自己整理出十多万字外文资料;没有设备,他来回奔波于北京、上海,利用节假日和别人吃饭睡觉的空隙打“时间差”“蹭”设备用。
那段时间,他经常睡在办公室,为了赶时间常吃馒头就咸菜。两年后,他成功设计出当时国内跨度最大、抗力最高的飞机洞库防护门,填补了国内防护工程领域的空白。那年,他38岁。
“时代在我们身上打下了深刻的烙印,亲历旧中国向新中国的跨越,就会一心一意跟党走。” 钱七虎对党和国家有着朴素真挚的感情和坚如磐石的信仰,无论面临怎样的艰难困苦和挫折考验,始终坚守爱党、报国、强军的赤子情怀。
进入21世纪,侦察手段不断更新,高技术武器与精确制导武器相继涌现,防护工程在高度透明化的战场中,常常面临“藏不了、抗不住”的难题。
“孙子兵法讲,‘善守者,藏于九地之下’。信息化战争中,伪装和防护不是‘无能为力’,而是要走综合防护、土木工程防护与信息化防护相结合的路子。” 钱七虎勇敢进军抗深钻地武器防护的系统研究,又带领团队开始了艰难跋涉。
10多年间,钱七虎和团队攻克一个又一个难关,实现了深地下防护工程抗钻地核爆理论和技术的突破。如果说过去的浅埋、深埋防护工程是为人员、武器穿上“防弹衣”的话,深地下防护则是为首脑指挥中枢、战略武器安上了“金钟罩”。
师之大者,为国为民
从事防护工程研究和人才培养工作60余载,钱七虎建立了我国现代防护工程理论体系,解决了核武器空中、触地、钻地爆炸以及新型钻地弹侵彻爆炸等若干工程防护关键技术难题,获得全国科学大会重大科技成果奖、国家科技进步奖、何梁何利基金科学与技术进步奖等多个奖项。
“哪些事情对国家和人民有利,科技工作者的兴趣和爱好就要向哪里聚焦,这是一名科学家应有的情怀和担当。”他经常这样对学生说。
多年来,无论是国家大事还是民生问题,他都积极关注。作为多个国家重大工程的专家组成员,钱七虎先后参与南水北调、西气东输、港珠澳大桥等重大工程的战略咨询,提出能源地下储备、核废物深地质处置、桥隧并举等战略建议,并多次赴现场提出关键性难题的解决方案。
采访中,钱七虎多次提到:“每一项国防工程都要耗费国家和人民的巨量资金和心血,我们作为设计和建设者,一定要严谨、再严谨,容不得一点点差错。”对于每一个项目,钱七虎都要到现场察看、取样,为开展好岩爆灾害的预测、预报和预警,更是多次带领课题组成员,下到险象环生、随时可能发生岩爆灾害的地下工程。
“我有任务,走了。”在那些不分昼夜、紧锣密鼓工作的日子里,钱七虎和很多从事绝密工程的科学家一样,临走时只能给家人留下这6个字,之后几个月消失不见。
几十年来扑在事业上,对妻子和两个孩子照顾很少,对母亲也没能好好尽孝,钱七虎不是没有感到过愧疚。为了弥补遗憾,他分别从母亲和妻子的名字中取字,在家乡昆山设立了“瑾晖”慈善基金,从上世纪90年代起,将院士津贴、获奖津贴累计近百万元用来资助贫困失学儿童和孤寡老人。获得国家最高科技奖的800万元奖金,钱七虎也捐入“瑾晖基金”。对他来说,帮助别人的父母,就是弥补对自己母亲的遗憾;帮助别人的孩子,就是弥补对自己孩子的亏欠。这,便是钱七虎矢志不渝的家国情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