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保国教授的爱人、河北农业大学林学院研究员郭素萍,在内丘县岗底村为果农讲授苹果管理技术。记者赵永辉摄
3月16日下午,内丘县岗底村果园。河北农大教授、李保国的妻子、李保国扶贫志愿服务队核心成员郭素萍正在给果农授课,讲解时声音洪亮、耐心细致。
近40年,她曾陪着李保国每年在农村工作200天以上,足迹遍布我省太行山区所有县,完成山区开发研究成果28项,帮助山区农民增收28.5亿元。
谈起李保国,郭素萍眼里透出一股坚毅:“保国离开快三年了,但他艰苦奋斗的精神被传承了下来,更多人变成了李保国。”
“沿着李保国的路走下去”,争做“太行山上的新愚公”。在李保国教授生前工作的河北农大,26支李保国扶贫志愿服务队、122支服务小队继续行走在李保国教授奋斗过的田间地头,对接帮扶贫困村,推广农业新技术,专啃农技“硬骨头”,走出了一条生态与生财双赢的扶贫路。
拿出战天斗地的干劲:在石头山上造田栽果树,结出香甜的果实
大树苗重茬建果园是李保国生前未竟的心愿。
这件事的起因要从一个棘手的问题谈起:岗底村1985年第一批栽植的苹果树,已超过30岁“高龄”,急需更新。
常规建园一年栽植、三年结果、五年丰产;大苗建园试验计划一年栽植、二年见果、三年亩产1500公斤,攻克苹果重茬建园难题成为老树换代的关键。2016年,李保国教授去世后,郭素萍和李保国扶贫志愿服务队成员杨双奎等人挑起这副担子,开始在田间进行小规模种植,他们起早贪黑、饥饱无常,“山当餐桌地当炕、躺在地上吃干粮”一度成为生活常态,1000多个日日夜夜过去了,大树苗重茬建果园试验成功。
经省科技厅组成的专家组现场检测,采用大树苗重茬建果园技术,果园亩产量高达2881.1公斤,比李保国当年设想的产量高出近一倍,优果率达92%,果实光洁、口感甘甜。我省有100万亩老苹果园,若能采用该技术,可为果农增收1000多万元。
邢台县前南峪村,也是郭素萍奋斗过的地方。这个如珍珠般镶嵌在太行山麓的村庄,曾为山所困,发展滞后。
在郭素萍的记忆里,过去的前南峪是一个“姑娘往外嫁,媳妇娶不来”的穷山沟:村庄周围漫山遍野都是片麻岩,有土的地方,土层薄得挖不下一锹,下雨时,水哗啦啦往下流,存不住一点水,种植果树特别难,村民没有稳定的收入来源。
当时,李保国和郭素萍立志,坚决啃下缺土缺水这块“硬骨头”,让群众尽快富起来!他们拿出战天斗地的干劲,跑遍山上的沟沟坎坎,记录分析数据,寻求在石头山上造田栽果树的破解之道。
缺土,就靠人工往山上运;缺水,就想办法聚水。李保国和郭素萍带领村民以“聚集土壤、聚集径流”为方向,实施爆破整地、聚水等工程……终于,土也有了、水也有了,果树顺利生长,村民因此实现脱贫致富。直到现在,这里仍是郭素萍常跑的技术服务点。
在巍巍太行山上,弘扬艰苦奋斗精神,为贫困群众服务的不止郭素萍一人。
以岗底村为中心,建设178平方公里的太行山生态大花园,变“一村一户”落后生产模式为“发展区域规模生态经济”的现代化模式,是李保国生前的一个构想。河北农大山区研究所研究员周大迈带领该校多学科专家,继续推进这一项目,不断健全完善有关规划。
拿出“蚂蚁啃骨头”的韧劲:每年在扶贫一线超过300天,新建示范基地2万余亩
2017年,在李保国学生、河北农业大学教师张雪梅等人的协助下,易县富岗乡完成了土地治理、道路系统、排灌系统、种植系统、基础设施等的建设,建成了370亩的红树莓种植基地,成为带动当地群众增收致富的好项目。“红树莓因其果实中富含抗癌成分鞣花酸、最强效的自由基清除剂花青素等活性成分,成为风靡世界的第三代‘黄金水果’,市场前景好。”张雪梅说。
但项目实现产业化是项长期工作,从张雪梅等人为该乡制定的红树莓产业发展规划三期工程中可见一斑。一期工程计划在2018年至2020年,红树莓面积从370亩扩大到1000亩;二期工程为2021年至2025年,辐射带动周边发展1000亩;三期工程为2026年至2030年,全乡红树莓种植面积达到5000亩。
打持久战,必须拿出“蚂蚁啃骨头”的韧劲。截至目前,张雪梅等人不畏酷暑严寒,累计到该乡开展技术服务430余人次。
去年7月11日,她与郭素萍冒雨赴易县的情景,至今记忆犹新。“易县富岗乡有关负责人打来电话说,正下着大雨,就别来了。其实,下雨时才能知道排灌系统符不符合要求。”放下电话,他们就从保定驱车赶到红树莓基地查看水土流失情况。
“这样整地不科学,如果遇上50年一遇、百年一遇的大雨,就会受灾。”针对种植基地存在的问题,他们进行了指导纠正。
绵绵用力,久久为功。
传承李保国精神,3年来,孙建设、谷子林、张立峰、齐国辉、张雪梅等骨干教师和大学生的足迹遍布我省30多个市县(市、区),平均每年在扶贫一线工作超过300天,新建示范基地2万余亩,为的是让太行山绿起来美起来,让父老乡亲的日子好起来。
拿出创新不止的钻劲:农民需要什么就研究什么,帮助贫困群众在小康路上全力奔跑
河北农业大学教师毕拥国,是李保国扶贫志愿服务队成员之一。
在同事和学生眼中,毕拥国外表有些土气,但在科研上非常刻苦,经常往田里跑。毕拥国虽然与李保国不在一个系,但李保国说过的一句话,他始终铭记在心:“不要挣农民的钱,要用技术帮助他们致富。”
他是这样记在心上,也是这样落实到行动上。
3月份,是桃树病虫害高发期。这段时期,他经常去满城县岭西村试验田等地,查看病虫害情况。
如何有效防治病虫害,又能减少农药残留?毕拥国一头扎进桃树林和实验室,研究出一种新型果袋,病虫害发生率和农药残留大幅降低,还延长了果品保质期。用上这种果袋,预计每亩增收2000元以上。
“把科技转化成生产力,必须让技术长在泥土里”“老百姓需要什么,我就研究什么”……李保国的话,正是李保国扶贫志愿服务队成员帮助群众在小康路上全力奔跑的动力。
园艺学院服务队赴顺平县神北村,开展果树、蔬菜种植技术培训;研究生服务队赴顺平、满城的太行山农业创新驿站,走访贫困村,帮助村民解决核桃生产遇到的难题;资环学院服务队赴张家口涿鹿、怀来县,对葡萄烂棒病、黑豆病等病害进行技术指导;城建学院服务队赴唐县,开展山地测量、产业规划,为山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参考……
脚踩泥土,身接地气,新一代“李保国”们正行走在太行山间,把最好的论文写在河北大地上。(河北日报记者赵建)
奋斗者说
幸福都是奋斗出来的
“通过近40年在脱贫攻坚一线的实践,我深深懂得了,幸福都是奋斗出来的。作为一名林业科技工作者,用科技让荒山披绿、让农民致富,才能体现人生价值。就像保国说的,‘农民需要啥,我们就干啥’。保国没有完成的事业,我们继续担起来。果农需要我们,我们不能辜负他们的信任。贫困山区的群众唯有依靠勤劳双手脱贫致富,才能丰富幸福的内涵、提升幸福的层次。”
——河北农大教授、李保国扶贫志愿服务队核心成员郭素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