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宫博物院“贺岁迎祥——紫禁城里过大年”展览、国家博物馆“新考工记——中法手工艺之美”展览……春节前后,多地博物馆精心打造的“年味”展览,吸引着人们走进博物馆沉浸式体验浓浓的年味。故宫博物院院长单霁翔说“博物馆里过大年”已从一个响亮的口号,成为博物馆界的一种常态。不仅在春节期间,在日常生活中,也有越来越多的人走进博物馆。
作为传统节日,春节本质上是一种文化需求,集中呈现着百姓对美好生活的向往。面对人们多元化的文化需求,各地博物馆发挥能动性和创造力,逐步提升展览设计和管理服务的水平、拓展让文物活起来的途径,不断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再加上博物馆的免费开放,“博物馆里过大年”的理念逐步成熟并形成品牌,成为人们欢度春节的新“年俗”。
随着生活节奏的加快,平时人们都忙于工作学习,很少有闲暇时间走进博物馆,春节其实是一个很好的时机,可以和家人一起,带着孩子到博物馆里感受独特的年味、体验古人过年的习俗、领略当地壮美厚重的文化,同时也可以让孩子积累一些历史文化知识。相比过去那种两天一小聚、三天一大聚,喝酒唱歌甩牌搓麻将的过节方式更能寻找到中国年的味道。
随着时间的流逝、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有些年俗势必会黯淡甚至消失,但在很多人感叹年味儿变淡的同时我们也应该看到,总有一些老习俗深入人心、亘古不变、历久弥新。南京市民王晓棋携家人观看江苏南京市六朝博物馆的过年展后感慨地说:“古人过年真是时时处处都透着讲究!”,“春节是老百姓最看重的节日,那些传统的老理儿咱可不能丢”首都文明办发出文明过大年的倡议书,勾起不少人对“老理儿”和“老礼儿”的记忆。笔者认为到博物馆里过大年正好可以让我们重新审视那些早已内化为日常的过年的风俗习惯,重拾那些不少已遗失、被遗忘的“老理儿”和“老礼儿”,进一步感受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和生生不息,进而切身体验这种经过长时间积淀而不打折的浓浓的“年味”。
随着博物馆免费开放和服务能力的不断提高以及人们对优秀传统文化认可度的提升,博物馆里寻“年味”的理念将会成为越来越多的人在春节假期的新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