献礼片口碑出彩,“叶问”、“来电”口碑和票房综合较优
2018年贺岁档调查的10部国产影片中,有4部影片满意度超80分进入“满意”区间,1部影片满意度78.4分,其余5部影片满意度均在77分以下。
档期内主调查的5部献礼片满意度综合表现较好,《春天的马拉松》和《大路朝天》两部影片满意度超81分,《片警宝音》、《中国合伙人2》和《照相师》满意度也高于热度较高的《武林怪兽》、《地球最后的夜晚》等影片。其中《春天的马拉松》满意度得分83.4分,除获得档期第一排名外,在2018年调查的66部影片中也高居第六位,影片收获695万的票房(时间截止2019年1月3日),票房虽然远不及商业类影片,但在同类型中相对领先。综合来看,这5部献礼片存在的共同问题在于口碑好但营销相对不足,观众难以达成分享意愿。
商业影片方面,《叶问》系列作品《叶问外传:张天志》和翻拍自意大利电影《完美陌生人》的《来电狂响》两部影片较好地贴合了贺岁档的观影需求,综合创作水准尚佳,获得了相对理想的市场回报,成为档期内为数不多的口碑、票房综合表现较优的影片。
极具案例和文化价值分析意义的是,青年导演毕赣的第二部电影长片《地球最后的夜晚》票房居档期第二位,但满意度居档期末位,成为档期内口碑与票房反差最大的一部影片。该片是一部典型的具有高度实验性的文艺作品,但以商业电影的营销手法引流了大量的普通观众并形成了较高的观影期待,最终造成了口碑“崩塌”及票房断崖下跌的局面。
另外,贺岁档还对《云南虫谷》和《断片之险途夺宝》两部国产影片进行了辐射调查,这两部影片或具备超级IP背景,或在主创上拥有较高的市场认知度,但最终均因品质欠佳而未能达到“满意”区间,甚至跌至比较满意低位,满意度分别为73.5分和69.5分。
普通观众对《春天的马拉松》评价最高,专业观众选择了《来电狂响》
从不同观影群体对影片的评价来看,除去文艺片《淡蓝琥珀》、动作片《叶问外传:张天志》分别更受专业观众、普通观众喜爱以外,不同层次观众在其他8部影片上并没有表现出明显的类型偏好差异。
进入档期满意度前五位中的4部影片《春天的马拉松》、《来电狂响》、《大路朝天》和《片警宝音》位于普通观众和专业观众评价双高的A象限,而居满意度后五位中的《中国合伙人2》、《照相师》、《武林怪兽》和《地球最后的夜晚》等4部影片位于评价双低的D象限,这也表明档期内影片品质分明,不同层次观众的评价趋向一致。
与以往档期不同的是,本次贺岁档居于普通观众满意度第一位的不是典型的商业类型影片,而是献礼片《春天的马拉松》,其通过生活化的农民琐事生动的呈现了现阶段新时期的农村新风貌,情节紧凑,以小见大,得到了普通观众较高的认可。喜剧电影《来电狂响》的原作已被7个国家翻拍,中国版本淡化了原作中关于人性的思索和探讨,本土化改编及搞笑情节设计受到好评,专业观众给出了档期内最高评分(75.3分),这一评分在全年专业观众评分中列11位,在历史调查影片中列第44位。而试图借助商业片营销手法突破“圈层”的文艺影片《地球最后的夜晚》不仅没有获得大多数普通观众的认可(排名第十位),专业观众对其评价也颇有争议,满意度居档期第七位,较毕赣导演的上一部电影作品《路边野餐》专业观众评分(77.9分)下降了14.5分。由此可见,不同层次的观众对于影片类型的喜好虽有明显差异但并不完全固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