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社石家庄12月21日电 题:河北乐亭西海村:40年前难吃饱饭 如今想着怎么吃得健康
新华社记者杨帆
蓝色的铁壳渔船停靠在渔港中间,七八个工人戴着护具分拣螃蟹,一箱箱海货被搬上厢式货车,河北省乐亭县姜各庄镇西海村渔民苏建东这次出海又是收获满满。改革开放四十年间,当地村民们已不再守着家门口的盐碱地谋生,大海成了他们致富的“田野”。
西海村是一个紧邻渤海的渔村,但在40年前,这里的农民却守着盐碱地生活,穷得没有出路。“以前出村没有路,得从荒滩里一步一步走出去。”西海村村委会主任葛永林告诉记者。
盐碱地风沙狂,只长野草不打粮。大海就在面前,但给西海村带来的是泛起白色盐碱的土地、苦涩的井水、稀疏低产的庄稼。改革开放以前,分布在乐亭县盐碱带中的村庄被称为“下庄”。生活在“下庄”的人,最大难题就是吃饱饭。
“早上煮一锅粥,只能喝米汤,粥里的米粒要留着中午吃。生产队分肉,瘦肉没人要,都抢‘肥膘’,给家里添点油水。”61岁的葛永林说,过去日子确实不好过,男的娶不上媳妇,女的想方设法嫁出去。
紧邻渤海,理应结网捕鱼,但在改革开放之前,因为僵化的体制束缚,西海村人难以“靠海吃海”,只能固守盐碱地生活。
上世纪八十年代,西海村人开始建造渔船出海捕鱼。“渔船全长不到10米,动力很弱,得拿着指南针辨别方向。”葛永林说,村里最早的一批渔船都是几家合股,每家都拿出了全部家当,盼着能在大海里捞到真金白银。
苏建东告诉记者,那时渔船很小,经不住风浪,打鱼只敢离开岸线一、二公里,岸线始终保持在可视范围内。但就是这微不足道的航程,开始让西海人尝到甜头。昔日“一毛不拔”的渤海,开始成了乡亲们的致富之源。
之后,乐亭县大力扶持捕捞渔业,投入资金修建了渔港码头、公路等一系列基础设施,并为渔民提供专项贷款、补贴。在一系列政策扶持下,当地捕捞渔业做大做强,勤劳的西海人,成为渔业先锋。
随着收入的增加,西海人的渔船越来越大——从木船发展到铁壳船,船体从10米到17米,从20米到40米,船用设备也从指南针到海事卫星、探鱼仪、渔用声呐等不断升级。
40年来,渔船体积不断增加,西海村人的生活水平也在不断提高。曾经吃不饱的村民,已经在奔小康的大路上快人一步。“我们早就不为吃饱饭发愁了,现在是想着怎么吃好、吃得健康。”苏建东说。
记者走访时看到,苏建东家的房子并非传统的“三间正房”式样建筑,而是格局分明地划分出了主卧、客卧、浴室、客厅等生活区间,还专门配备了健身房。在西海村里,道路宽敞洁净,健身广场、路灯等基础设施一应俱全。
乐亭水产中心副主任刘卫滨说,近几年乐亭的岸线养殖和近海捕捞的传统渔业生产模式已经向海洋深处延伸,在打造“远洋船队”的同时,还在大力发展近海海洋牧场,通过人工放流、底播增殖,修复海洋生态,提高渔业产值。曾经站在海边“拉大网”的小渔村,现在已发展成远近闻名的渔业专业村,村里还建成了捕捞渔业“人才基地”,汇聚了一大批职业船员、船长以及各类从业人员。
目前,西海村有40米以上大型现代化渔船40余艘,养殖等渔业用船100余条,每条船毛利润达到50万元以上,渔民户均纯收入达到10万元以上,家家户户都盖了新房,买了汽车。“现在娶媳妇、嫁女儿,我们可是要好好相一下门户的!”苏建东笑着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