戊戌年黄帝故里拜祖大典。
“世界你好!这是我的家。”2018年4月,外交部全球推介会上,河南向世界展现了一个自信、开放、充满生机活力的新中原。古老而“青春”的中原文化,正在成为河南走向世界的亮丽名片。
上世纪80年代初,一部功夫电影《少林寺》火遍大江南北,也把一座千年古刹——少林寺,从巍巍嵩山的密林之中推到世人面前。启幕于1978年的改革开放,禁锢解除、禁区打破,河南文化事业开始释放巨大的活力和创造力。
展开波澜壮阔的40年文化改革发展长卷——公共文化设施和产品从“有没有”到“好不好”;文艺创作从“高原”迈向“高峰”;文化产业从无到有,从弱到强;文化遗产从保护传承到融入现代生活;对外文化交流从封闭单一到多姿多彩……改革开放40年,也是河南文化事业繁荣发展、再铸辉煌的40年。
公共文化服务“渐入佳境”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大力繁荣发展文化事业,以基层特别是农村为重点,深入实施重点文化惠民工程,进一步提高公共文化服务能力,促进基本公共文化服务标准化、均等化”。40年来,我省群众日益丰富的文化活动正是这一目标的生动体现。
每天,宜阳县香鹿山镇留村综合文化服务中心成了村里最热闹的地方,有跳广场舞的,有唱戏的,有打球的……“这景象真让人欢喜。”出生于上世纪50年代的文化中心管理员刘站立深切地感受到了改革开放40年来文化生活发生的巨大变化,他说,过去只有一块光秃秃的场地,哪有什么文化娱乐活动?就拿读书来说,从前“一书难借”,现在农村有农家书屋,市区有图书馆、城市书房,百姓的精气神是越来越好了。
一个村的变迁和治理,恰是40年我省文化建设的缩影。像香鹿山镇留村这样的综合文化服务中心,我省已建成4万多个。而刘站立所说的“让人欢喜的景象”,在我省已成为常态。从城市到乡村,“15分钟阅读文化圈”、群众载歌载舞的幸福生活场景处处可见。
幸福来自何处?来自我省构建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所带来的“红利”。近年来,我省出台《关于加快构建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实施意见》《河南省公共文化服务实施标准》等文件,不断完善基层文化设施,推动城乡共享共建,推进均等化、标准化、社会化、数字化建设,以高质量文化供给增强群众的文化获得感、幸福感。截至目前,全省建成各级公共博物馆(纪念馆)334个、公共图书馆158个、文化馆205个、公共美术馆7个、乡镇文化站(含街道文化中心)2398个、基层综合性文化服务中心40187个,全部实现零门槛免费开放;初步构建了省、市、县、乡、村五级公共文化服务网络,基本实现“县有图书馆、文化馆,乡镇有文化站,村(社区)有综合文化中心”的目标。
文化阵地有了,如何避免唱“空城计”?如何提升公共文化服务水平?我省探索了一条独特路径:建立一支文化专干、文化管理员队伍,确保工作有人管、活有人干;依托“教你一招”活动,培训基层文艺骨干近百万名,打造了一支在群众中留得住的文艺“轻骑兵”,成为文化惠民项目与群众文化需求紧密对接的“金钥匙”和“连心桥”;以创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区(项目)为重要抓手,推出了安阳“321”文化共建模式、平顶山“文化客厅”、郑州市“天中讲坛”等品牌,推动河南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全面提档升级。此外,河南省文化厅还通过多种手段形成合力,鼓励社会力量参与公共文化建设,大力培育文化志愿服务队伍,活跃在城乡基层一线的广大文化志愿者,在丰富城乡居民文化生活、完善基层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方面发挥了积极的作用。
文化发展依靠人民,文化成果惠及人民。我省加大政府购买公共文化服务力度,开展“中原文化大舞台”“舞台艺术送农民”“戏曲进乡村”“高雅艺术进校园”“戏曲进校园”等活动,形成了城市、乡村、学校“三位一体”的文化惠民格局。
群众需不需要、满不满意,是评判公共文化服务质量的重要标准。由此,我省推动公共文化产品和服务由政府“端菜”向百姓“点菜”转变。今年,我省“百姓文化云”数字公共文化服务平台正式投入使用,这种发端于焦作、在全省铺开的“百姓文化超市”,精准对接百姓文化需求,打通了文化惠民“最后一公里”。
文艺创作“花红叶茂”
文艺是时代前进的号角,最能代表一个时代的风貌,最能引领一个时代的风气。
改革开放初期,河南戏剧重获生机,禁锢多年的传统戏重返舞台,涌现了豫剧《辕门斩子》《秦雪梅》,越调《收姜维》,曲剧《风雪配》《陈三两》等一大批传统好戏。1978年,曲剧《卷席筒》在郑州市人民公园露天剧场连演两个多月,每场观众数以万计,可见当时古装戏的风靡程度。
上世纪80年代初,现代戏强势回归,《朝阳沟》《倒霉大叔的婚事》等一批描写改革开放社会新现象、新风尚、新人物的作品应运而生。进入90年代后,一度繁荣的戏剧艺术受到现代多元文化的冲击,但河南戏剧工作者依然坚守阵地。进入新世纪,从国家到地方高度重视戏剧艺术发展,戏曲、话剧、舞剧、木偶剧、杂技剧等百花齐放。
同样,河南作家、书画家、诗人、音乐家、舞蹈家、摄影家等文艺工作者纷纷投入改革开放的洪流,用层出不穷的文艺精品向世人讲述着河南故事。
一组数据,振奋人心:截至目前,全省艺术表演团体数量达到1671个,与改革开放初期相比增加了近5倍;全省188家国有文艺院团全部完成改革任务。近年来,先后推出重点剧(节)目200多部,豫剧《焦裕禄》《程婴救孤》《香魂女》《常香玉》,越调《老子》,话剧《红旗渠》,舞剧《风中少林》《水月洛神》等作品在全国重大赛事中屡创佳绩,河南实现了“五个一工程”奖戏剧类九连冠、国家舞台艺术“十大精品工程”八连冠、中国舞台艺术政府最高奖“文华大奖”五连冠,被誉为“河南戏剧现象”。李佩甫的长篇小说《生命册》荣获第九届茅盾文学奖,实现河南本土作家在这一奖项上零的突破;书法、摄影、杂技等领域10余部作品获得全国文艺类最高专业奖项。2014至2017年,全省118个项目获得国家艺术基金1.03亿元资助,让文艺百花园更加生机盎然。
文艺繁荣发展,要出作品、出人才。令人欣喜的是,2016年,我省首次出台《关于繁荣发展社会主义文艺的实施意见》,确定实施中原文艺精品创作、中原文艺普及、中原优秀传统文化传承、中原文艺人才培养、特色文化基地建设等中原人文精神“五大工程”,引导广大文化文艺工作者深入生活、扎根人民,创作更多“有筋骨、有道德、有温度”的文艺精品,推动文艺创作从“高原”迈向“高峰”。
文化产业“方兴未艾”
先来看一组亮眼的“成绩单”:2015年全省文化产业增加值超千亿元以来,年年都有新突破,增加值保持着12%的增长速度,连续13年高于同期GDP增速。截至2017年,全省文化市场经营机构达15000余家;全省规模以上文化及相关产业企业有3000多家,数量居中部六省之首;中原出版传媒集团连续几年跻身全国文化企业30强;我省已有国家级文化产业示范园区1个、文化产业基地12个、省级文化产业示范园区9个、文化产业基地104个。
改革出活力,改革增效益。回首改革开放之初,1984年,郑州市率先创办全省第一家营业性舞厅之后,游戏厅、录像厅、售书厅、河南艺术中心等各类文化市场主体如雨后春笋般涌现。40年砥砺奋进,从小舞厅到投资近10亿元的河南艺术中心,文化市场经营机构达到15000余家、规模以上文化及相关产业企业有3000多家,见证了我省文化产业从无到有,从弱到强的历史进程。
进入新时代,我省坚持做好顶层设计和整体布局,制定出台了《关于大力发展文化产业的意见》《关于进一步深化文化体制改革加快文化产业发展的若干意见》等一系列政策;深入实施“双十工程”,实行传统文化产业升级、新兴文化业态培育“两手抓”,实现了由“软实力”到“硬产业”的嬗变——
着力培育和发展文化市场主体。在兰考,以泡桐制作的古筝、琵琶等20多个品种乐器畅销国内外,形成了年产值15亿元的文化产业。像兰考这样依托特色资源将文化产业发展得红红火火的,还有镇平县石佛寺镇玉雕产业、固始县三河尖镇柳编产业、宝丰县赵庄乡杂技魔术产业等;培育特色文化产业乡(镇)有34个、特色文化产业村41个……厚重的历史文化与现代文明交相辉映,这些特色文化产业发展得风生水起。
谋划项目强基础。我省围绕数字传媒、创意设计、影视动漫、文化旅游等重点行业谋划项目,吸引了阿里巴巴、深圳华强、华谊兄弟、华为等企业纷纷来豫投资;黄帝拜祖大典、洛阳牡丹文化节、开封菊花文化节等重大文化活动吸引了众多海内外客商来豫投资创业。截至目前,全省文化产业重大项目库入库项目达479个,已落地358个,文化产业项目建设大戏正在中原大地悄然上演。
“文化+”催生新业态。经过不断探索和实践,文化与旅游、科技、互联网、金融等领域的“文化+”融合模式正在我省迸发出强大活力,催生了如《大宋·东京梦华》《禅宗少林·音乐大典》等一大批前景好、有特色、有内涵的新型文化业态项目;“妇好鸮尊”茶壶、“云纹铜禁”书签……这些文创产品让“高冷文物”飞入寻常百姓家;正在加紧建设的建业华谊兄弟电影小镇、郑州海昌海洋公园、只有河南主题乐园等将成为河南文化发展“新名片”、经济增长“新动能”。
文化遗产融入“现代生活”
河南作为全国政治经济文化中心长达3000多年,漫长的文明进程给河南留下的文化遗产灿若星辰。它们是历史的积淀和老祖宗的智慧,是中华民族的文化根脉。
留住文化根脉,守住民族之魂。40年改革开放的实践,秉承对历史负责、对人民负责的态度,我省走出了一条符合省情的文化遗产保护、传承、利用之路。
文物保护成果显著——
从1983年出台全国省级第一部地方文物法《河南省〈文物保护法〉实施办法》到现在已有15部文物保护地方性法规,织密文物安全保护网;
从2000年龙门石窟成为我省首个入选的世界文化遗产,到如今以5处世界文化遗产位居全国前列;
自1990年“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评选活动开展以来,我省先后有45项考古发掘入选,入选总数为全国之最;
基本摸清文物家底。全省不可移动文物单位总数达65519处,位居全国第二位;可移动文物1773620件/套(共计4783457件),位列全国第四位;
……
非遗保护传承见人见物见生活。2004年起,全省启动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程,相继实施稀有剧种抢救工程、传统美术抢救保护工程、传统技艺抢救工程等,对濒危的非遗项目收集实物、作品及相关信息资料。截至目前,建立了国家、省、市、县四级非遗名录保护体系,113个项目列入国家级非遗名录,728个项目列入省级非遗名录;国家级非遗代表性传承人127名,省级代表性传承人832名;全省有2个项目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类非遗代表作名录(二十四节气、皮影戏,均为共同申报项目)。
今年5月,省文化厅出台《河南省传统工艺振兴计划》,推动非遗项目带动贫困地区就业,成为助力乡村振兴和精准扶贫重要抓手。10月,洛阳偃师二里头博物馆已经封顶,预计明年8月,人们就可以在这里触摸“最早的中国”……近年来,我省以全新的现代视角,激发沉睡的文明基因,让优秀传统文化融入现代生活的案例不胜枚举。
推动中华优秀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中原文化正焕发出新的时代风采——明堂天堂遗址、安阳殷墟、新郑郑韩故城等一批考古遗址公园和大遗址保护展示园区,让原本躺在黄土下的辉煌,以“新旅游景点”的姿态吸引着中外游客,让收藏在博物馆里的文物、陈列在广阔大地上的遗产、书写在古籍里的文字都活起来;淮阳太昊陵庙会、鹤壁浚县古庙会、宝丰马街书会等活动已形成非遗展演品牌效应,木版年画、剪纸、泥咕咕等非遗产品正以老百姓最喜闻乐见的形式融入现代生活,增强了百姓对传统文化的认同感和归属感。
对外交流“大放异彩”
1986年,2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学者在安阳召开“国际殷商文化讨论会”,开了河南省对外文化交流的先河。此后的岁月,河南的杂技、戏曲、歌舞、功夫、文物、民俗等纷纷走出国门,成为世界认识中国、了解河南的窗口。
令人自豪的是,在与世界各国的文物交往中,中原文物展览向世人展现了一幅幅生动的历史画卷。近几年,10多个大型文物外展在瑞典、法国、意大利等多个国家和地区举办,吸引着无数观众对中原大地的向往;今年11月20日,“华夏文明之源——河南文物珍宝展”惊艳亮相“千堡之国”卢森堡,来自中原大地的145件珍贵文物向世人诉说着华夏文明过往的辉煌;仅仅隔了几天,河南非遗走进澳大利亚校园,朱仙镇木版年画、面塑等项目让当地学生对中原文化深深着迷。
文明因交流而多彩,文明因互鉴而丰富。豫剧是河南戏曲走向世界的开路先锋,2016年10月18日,豫剧《程婴救孤》在美国好莱坞震撼上演,赢得满堂彩,成为我国戏剧目前唯一一个登上过美国百老汇和好莱坞的“双料选手”。
中原文化已经成为中华文化走出去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共建“一带一路”进程中,我省与丝路沿线国家的文化交流有了更加广阔的平台,形成了全方位、多领域的深度交流格局。其中一大亮点是,立足我省实际,配合国家外交大局,深入进行“部省合作”,积极承担“央地合作”任务,开展“欢乐春节”等对外文化活动,省文化厅每年组派艺术团奔赴多个国家和地区展演,这些彰显时代创新、体现人类共同价值追求的文化节目引来八方喝彩,艺术团所到之处受到明星般的礼遇。如今,日渐丰富的对外交流活动正在不断提升河南文化软实力、影响力。
走向全国、走向世界的河南文化站在了新的历史起点上。河南省第十次党代会首次明确提出:“加快构筑全国重要的文化高地。”这是继省第八次党代会提出“加快文化资源大省向文化强省跨越”、省第九次党代会提出“加快建设文化强省”之后,河南对文化发展的再思考、再认识、再提升。
感国运之昌盛,立时代之潮头,发文化之先声。进入新时代,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指引下,河南文化工作者正以更坚定的文化自信,在中原大舞台上书写新时代的出彩篇章,让河南人民享受更丰富的精神文化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