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看电影,在当下不过是平常的文化消费。每年上千部的影片,上万家的院线,超过5.5万块银幕,以及便捷的购票渠道和相对低廉的票价,共同支撑起了中国人丰富的观影体验。

但在40多年前的1977年,全国只有故事片厂7家,电影从业人数不到1万人,固定资产1.4亿元,年产故事片21部。

自1979年电影恢复放映业务以来,经过几代电影人的摸索和开拓,中国电影产业经历了从无到有、从凋零到振兴、从转型到发展的过程。2018年第一季度,中国电影市场票房达到202.18亿元,中国超越北美,成为当期全球第一大电影市场。

5.5万块银幕背后,藏着改革开放40年的变迁和发展。

从0产量到娱乐首选

在1977年之前的6年间,全国故事片产量为0,除了8部样板戏和若干新闻纪录片,整个电影行业基本处于瘫痪状态。

改革开放的春风,吹进了电影产业。1980年,在文化部主持的各省办电影制片厂看片会上,确认了经国务院认可的16家电影制片厂拥有故事片的拍摄权。

上世纪80年代初期至中期,中国电影出现普遍性艺术创新热潮。那时,国人尚未接触到真正意义上的电视剧,去电影院看电影成为娱乐生活的首选。

“电影是公众娱乐生活,也是社会性的文化事件。”北京大学中文系教授戴锦华这样评价这一时期的观影热潮。

值得注意的是,改革开放为“第三代”“第四代”“第五代”电影导演提供了各展才华、同台竞技的舞台,催生了一批独具特色,兼具思想性与艺术性的时代影像。

从10亿元到559亿元

然而,好景不长。到上世纪80年代末,全年观影总人数已下降到168亿人次;从上世纪90年代开始,观影人数平均每年还要减少20亿人次,全国的电影市场以接近60%的幅度下滑。

中国电影家协会秘书长、中国电影评论学会会长饶曙光说,从20世纪80年代中后期起,由于电视的普及,录像厅、歌厅的兴起,大量优秀的国产电视剧和文化娱乐场所留住了电影观众的脚步。同时,电影业自身尚未从计划经济模式彻底转向市场经济模式,改革视野不够宽广,电影类型也较为单一,从而加剧了电影业的危机。

“我们经历过最艰难的时期,一部电影放两场,3个人看。”上海电影集团董事长任仲伦说,“那时中国电影年票房9亿多元,观众人次750多万。有效银幕3000块左右。”

1994年到2000年,中影公司共引进海外分账片46部,总票房17.4亿元。这17亿元票房,支撑着整个电影行业熬过长达10年的漫漫寒夜。

21世纪初,中国加入世贸组织。以2002年《英雄》上映为标志,中国电影开启了艰难转型。

2001年,《关于改革电影发行放映机制的实施细则》出台;2002年,院线制改革全面启动;2003年9月,《电影制片、发行、放映经营资格准入暂行规定》发布,允许境内公司、企业和其他经济组织合资或独资拍摄电影、设立电影制片公司、发行销售国产影片,加入院线或独资组建院线。

一系列降低电影业门槛、促进电影产业化改革政策措施的出台,让一批民营电影企业迅速崛起。原有的电影产业格局日益走向多元化。

多方合力,中国电影终于进入发展“快车道”——2002年全年票房仅为10亿元,至2017年已增至559亿元。上海戏剧学院教授、上海电影家协会副主席石川表示,影院越来越多,观众越来越多,票房才会节节上升,这是过去10多年电影票房每年以30%的速度快速增长的主要推力所在。

满足观众个性化的观影需求

近年来,作为一种新兴力量的互联网在推动电影产业发展上起到了重要作用。互联网的力量已渗透到了电影的全产业链条中。

在电影的制作环节,2015年,腾讯、阿里等互联网巨头相继成立影业公司,并通过大量购买市场上业已具备一定知名度的故事和网络文学作品版权,炒热IP概念,让热门IP成为各方争夺的“香饽饽”。

在影片的宣传、发行上,互联网公司的大数据特质,让“精准营销”成为更能直达受众端口的宣传策略;而淘票票、猫眼等在线票务平台的崛起,更是互联网介入电影产业的鲜明标志,其极大的便利性,改变了观众的购票方式。

在高速发展的互联网时代,互联网公司通过布局电影产业,为电影行业带来了全方位的革新,让观众个性化的观影需求得到更为熨帖的照顾。

无论是摆脱发行垄断、降低电影门槛,还是民营电影公司崛起、互联网技术涌入,改革开放40年来,电影产业每一阶段的变革,都在为下一阶段的发展提出新的挑战。

“只能靠我们一步一个脚印地去继续挖掘电影产业和市场自身的潜力。一方面不断提高影片的艺术质量,丰富电影的类型品种;另一方面,大力培育市场和观众,不断完善和优化服务,让观众不仅看得满意,还能有更加多样化的选择。”石川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