壮阔东方潮 奋进新时代
——庆祝改革开放40年·变迁
本报记者 刘 垠
11月6日,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开幕第二天,中国第一高楼上海中心迎来一位特殊的客人——习近平总书记。
从上海中心到浦东新区城市运行综合管理中心,再到张江科学城……这一天,总书记上海考察的行程满满,一个重要主题就是推进科技创新。
在张江科学城,习近平强调,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关键时刻,要增强科技创新的紧迫感和使命感,把科技创新摆到更加重要位置,踢好“临门一脚”,让科技创新在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加快新旧动能转换中发挥重大作用。
从自主创新到创新驱动发展,再到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如果说,改革开放凝聚起最广大的共识,激发出亿万人的创新活力。那么,以改革促创新,以创新促发展,创新型国家建设才能行稳致远。
创新潮涌 绘就15年科技蓝图
2002年5月,英国首相布莱尔在英国皇家学会发布了《科学至关重要》的演讲,阐述了英国政府“用创新赢得世界”的战略考虑。
一时间,引发各界对于创新的重新审视和考量。
不久,制订我国科学技术发展长远规划的建议被写入党的十六大的大会文件,也成为摆在新一届政府面前的一件大事。
2、20、2000,这组数字对应的是,国家中长期科技发展规划编制历时两年,战略研究20个专题的研究队伍超过2000人,12易其稿后最终形成。
2006年2月9日,国务院发布《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2006—2020年)》(以下简称《规划纲要》),以增强自主创新能力为主线,以建设创新型国家为奋斗目标,对我国未来15年科学和技术的发展作出全面规划和部署。
时任科技部部长徐冠华表示,《规划纲要》最大的特点就是突出自主创新,并以此为主线贯通全篇。自主创新包括原始性创新、集成创新、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自主创新从来不反对引进技术,但要反对引进、落后,再引进、再落后。
“站在今天的历史节点来看,《规划纲要》给我们留下了自主创新的发展主线,留下了极具前瞻性的16个科技专项,也为此后的3个5年计划提供了基本框架。一些科技战略思想也有较大突破,比如科技和经济结合,企业是技术创新的主体等。”曾全程参与《规划纲要》编制工作的吕静,如今身为科技部新闻发言人,忆及彼时情景语速加快,“《规划纲要》在政策界、科技界形成了非常广泛的共识,大家都认为自己的思想和观点在这样一份历史性的文件中得到了反映。”
要在一次次的头脑风暴中达成共识并不容易,其中不乏充满火药味的争执和博弈。但是,这些都以国家利益为前提。
《规划纲要》明确指出,以建立企业为主体、产学研结合的技术创新体系为突破口,全面推进国家创新体系建设。
然而,当时我国的科技活动主要集中在科研院所。以往的科技政策制定都以高校、科研院所为主体,一下子把边缘化的企业当成技术创新主体,这一提法无疑极具突破和前瞻性。
一些985、211大学校长和科研院所专家对此持有不同看法,认为他们才是科研的主体,怎么可以让企业变成创新的主体?
大家在讨论、争议中各抒己见、引经据典,从熊彼特的创新理论和中国的现实进行充分探讨,这一提法最终在2003年达成共识。
正是广泛、深入研讨,倾听、吸纳各方不同声音,才能让真理越辩越明。这种集思广益、百花齐放的研究过程,为《规划纲要》打下广泛认同的实施基础。
创新驱动 吹响建设创新型国家的集结号
在阔步迈向创新型国家的征程中,创新与改革总是结伴而行。2012年,党的十八大作出了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决策部署,明确科技创新是提高社会生产力和综合国力的战略支撑,必须摆在国家发展全局的核心位置。
2013年9月30日,中共中央政治局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为题举行第九次集体学习。不过,这次学习的“课堂”走出中南海,搬到了中关村。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最为紧迫的是要进一步解放思想,加快科技体制改革步伐,破除一切束缚创新驱动发展的观念和体制机制障碍。
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是一项系统工程,注定荆棘丛生,“道阻且长”。时间来到2014年,在这个全面深化改革的元年中,为科研人员减负赋能,理顺科技计划管理体制成为当务之急。
这一年,创新驱动发展战略顶层设计扎实推进。一场破坚冰、动真刀的科技体制改革大幕拉开,中央财政科技计划(专项、基金等)和项目资金管理改革迈出重大步伐,以此为突破口,撬动科技其他方面的改革向纵深推进。政府各部门不再直接管理具体项目,“钱袋子”交给专业机构打理,资源配置不再“天女散花”,国家科技计划全面整合成五大类。
2016年,是我国科技事业发展值得纪念的一年。
“科技三会”召开,《关于进一步完善中央财政科研项目资金管理等政策的若干意见》从经费比重、开支范围、科目设置等方面提出一系列“松绑+激励”的措施,激发科研人员创新创造活力;
《国家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纲要》(以下简称《战略纲要》)吹响了建设创新型国家的集结号:到2020年进入创新型国家行列,2030年跻身创新型国家前列,2050年建成世界科技创新强国“三步走”目标。
“《战略纲要》是一个历史性文件,指出了未来十几年中国的发展方向。它宣示我国经济发展的路径将发生根本性变化,即从要素驱动转变为创新驱动。”中国工程院原院长徐匡迪表示,这是一份对于创新驱动发展作出顶层设计和整体部署的统领性文件。
当加快速度变为加快转型,当扩张规模变为提高质量,中国呼唤一次系统性的变革。显然,我们必须转变发展方式,依靠创新来跨越中等收入陷阱。
为此,《战略纲要》围绕建立具有中国特色的国家科技创新体系,提出到2020年要完成的10个方面143项举措,形成了时间明确、路线清晰的改革“施工图”。
打造新引擎 创新型国家建设再提速
满载创新动能的列车,总能穿越漫长幽暗的隧道,把人类带入一片崭新的世界。
将时间轴拨回至2017年10月18日,党的十九大在北京隆重召开。在十九大报告中,“创新”一词被提及超过50次。
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是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的战略支撑。过去五年间,在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引领下,我国科技创新水平加速迈向国际第一方阵,已成为具有全球影响力的科技大国,创新型国家建设成果丰硕。
从实施创新驱动发展的国家战略,到促进科技成果转化的“三部曲”,创新不断融入经济社会发展全局;
从增加以知识价值为导向的收入分配,到深化项目评审、人才评价、机构评估的改革意见,为科研人员持续松绑加油;
全面深化科技改革蹄疾步稳,科技管理的主体架构和基础制度基本建成。企业已成为创新创业的主要力量,在全社会研发投入、研究人员和发明专利的占比均超过70%;
一批“叫得响、数得着”的科技成果为世界瞩目。基础研究和前沿技术领域实现多点突破、群体性跃升,铁基高温超导、量子信息、克隆猴等一批重大原创成果涌现;载人航天、探月工程、北斗导航、深海探测、高速铁路等领域重大成果竞相亮相;网络购物、移动支付、人工智能等,正以肉眼可见的速度改变着每个人的生活……
近几年来,按照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实施要求,主动对科技体制进行改革部署,强调发挥科技创新在全面创新中的核心作用,甚至发挥科技体制改革在全面深化改革中的突破带动作用。
“改革更加系统,力度前所未有,措施更加有力,实现科技创新治理现代化、构建适应创新驱动发展要求体制机制的改革方向更加明确,向着既符合市场经济发展要求和科技创新基本规律,又有利于实现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目标的方向稳步推进。” 中国科学技术发展战略研究院综合发展研究所所长陈宝明说。
40年来,改革释放的新动能和新活力不断迸发。而今,站在新的历史起点,我们依然需要改革和创新两个轮子协同发力,牵引中国巨轮乘风破浪,向着创新型国家和世界科技强国的目标奋力前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