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媒称,中国的改革开放让江苏省的支兴根(音)从一个农民变成了经营他所在村子里的汽车零部件工厂的企业家。60多岁、拥有一家小工厂的支兴根说:“周边村庄的农民们不再担心吃不饱饭,有些人因改革而过上了富裕的生活。”
据彭博新闻社网站12月17日报道,退休公务员米瑞良(音)说,改革带来的变化“就像一场梦”。
他说:“我们那时的娱乐生活是,一遍又一遍地观看同样的电影、同样的戏剧。一切都是配给,一切都很稀缺。我认为未来40年的情况会更好。这就是美国人如此焦虑的原因。”
李山泉是纽约奥本海默基金公司的投资组合经理,上世纪80年代他曾在中国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工作,参与经济政策研究。
他仍然对中国的未来持乐观态度,主要是因为“中国的经济改革和开放政策是不可逆转的”。他说,让中国回到旧的经济制度下是不可能的,也无法想象中国在成为“世界的一个重要部分”之后会关上自己的大门。
期货交易者戴维·陈(音)已经实现了许多人认为的“中国梦”。上世纪60年代出生的他上了大学,结婚生子,买了一套房子,在金融行业拥有一份稳定的工作。他说:“我们这一代人相当幸运,因为我们享受到了改革开放带来的好时光。”
工程师刘洋(音)是共产党员,在北京一家国企工作,1978年时他才10岁。他说,普通人最大的变化是“物质上的”,“我们的吃、穿、住以及我们的生活方式都有了很大改善”。
1982年出生的黄(音)来自湖北省,生活在东京。他回忆说,甚至在1992年还在用食品券购买馒头。与其他数以百万计的中国年轻人一样,他也听到了老一辈人谈论中国的开放带来的巨大变革。他说:“打补丁的衣服和马车变得很少见了,人们可以去更远的地方。”
黄说:“中国现在必须要把握重点。”
已退休的大学教职员工胡建中(音)在1978年改革开放之初20岁。他说:“最突出的记忆是在改革之初,我路过一个卖香蕉的街头小贩。”他停了一下,但没有买。他说:“我记得我当时下决心要变得非常有钱,将来可以随心所欲地吃香蕉。”
胡建中说,在今后40年,发展会放慢,“在短跑前30米,你可以非常高速地飞奔,但也会消耗大量体力,接下来速度会慢下来。现在,方向比速度更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