习近平主席的新年贺词,是中国在2018年向全世界传递的第一曲心声。一个伟大的民族、一个伟大的国家、一个伟大的政党和一群伟大的人民,在跨入新年之际,用最简洁的方式再一次展现了自己的光荣与梦想、定力与激情。

今天的中国人拥有极大的信心和底气,很大程度上来源于过去40年的经历与成就。40年,放在历史的长河里,不过弹指一挥间,可是身处其间的亲历者知道,能够持续有效地把握住这么长的时间窗口,推动国家稳定发展,是多么不容易。

40年改革开放历程与持续和平发展,从一定意义上说形成了两个方面的影响:一方面体现在国家物质财富的巨大积累,中共十九大报告中所表述的“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伟大飞跃”,“富起来”承前启后,主要就是指改革开放以来这三四十年,毫无疑问,这种积累为中国走向“强起来”奠定了坚实物质基础;另一方面则体现在改革开放改变了各种不合时宜的思想观念,逐渐形成了中国人对自己道路、理论、制度、文化的高度自信,同时也为今天和未来的中国培养了治国理政的精英人才。

如中共十九大之后诞生的“政治家集团”,这些中国政治高层人物无一不是在改革开放时代成长起来的干部。他们很多人“宰相起于州部,猛将发于卒伍”,从基层工作就开始熟谙改革开放理念,担当改革开放任务,施展改革开放手段,既充分体会到改革开放为中国带来的巨大改变,也完全能感觉到改革开放在观念上、在实践中所遭遇到的艰难险阻。所以,习近平在新年贺词中说,“我们要以庆祝改革开放40周年为契机,逢山开路,遇水架桥,将改革进行到底。”——这句话里既有对过去的肯定和致敬,更有面对未来的果敢和勇毅。

当前中国进入新时代,主要矛盾发生变化。改革开放是为解决矛盾应运而生的“必由之路”,理当产生应对矛盾新变化的时代特点。新时代的改革征途中,面对更为复杂的国内国际环境,中国的改革开放无疑需要比以往更加全面的思考、谋划、部署和落实。因此,中共十八届三中全会聚焦“全面深化改革”,提出了“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全面深改总目标;而中共十九大要求推动形成“全面开放新格局”,明确宣示“中国开放的大门不会关闭,只会越开越大”。

1978年,中国改革开放起步之际,“冷战”远未结束,天下并不太平。当此之时,邓小平准确地把和平与发展判断为时代潮流,果断地把改革与开放定位于时代旋律。正是这样的战略眼光和战略决断,使得中国知机先行,赢得未来。

40年后,中国以负责任的社会主义发展中大国形象伫立东方,国际格局发生了重大变化,习近平提出的“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受到国际社会高度赞成,“一带一路”建设利好沿线国家。各方对人类和平与发展的前景既有期待、也有忧虑。从这个意义上说,不仅中国需要改革开放,世界也需要改革开放。全球应该携手让改革开放的时代旋律更加强劲,共同开辟人类更加繁荣安宁的美好未来。

(作者为本报主任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