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蒹葭苍苍,白露为霜。

——面朝大海,春暖花开。

中国人对于自然的眷恋,在五千年世事变幻中始终如一。古有“斧斤以时入山林,林木不可胜用也”,今有“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如何与自然相处,彰显着我们在一路前行中不断探索的智慧。

2012年,党的十八大做出“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战略决策;2015年,加强生态文明建设首度被写入国家五年规划;2017年,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加快生态文明体制改革,建设美丽中国。

守护绿水青山,建设生态文明,不仅仅是国家倡导的发展理念,更已内化为一个个普通人真诚的信念与真实的行动。

经纬天下,山水之间,有道不尽的故事……

一位八旬老人的大漠胡杨情

北纬42°、东经101°附近的大漠,内蒙古自治区额济纳旗一个叫策克的村子,有位蒙古族牧人,在这里已经生活了81年。他叫班都。

策克处在我国第三大沙漠——巴丹吉林沙漠边缘,气候干旱,严重缺水,随着风沙的不断侵蚀,周边牧民纷纷搬离。方圆20多公里内,班都老人成为了唯一的住户。当地政府为他在城里安置了房子,但班都舍不得离开这片生他养他、曾经胡杨成荫的土地。老人做出一个决定——

要留下来守护这片胡杨林!

班都老人先后卖掉了8头牛、3匹骆驼,打了10多口井,花了8万多元疏通被风沙掩埋的河道……引水、蓄水,他使尽所有,只为彻底改变缺水状况。

2018年7月,中国绿化基金会得知班都老人的事迹后,为他募集了10万余元资金,用于挖深河道、打造水坝。功夫不负有心人!10月初,在当地政府的支持下,断流40多年的河道终于又见来水,流进了老人的这片胡杨林。

班都老人和我们都有理由相信:有了水,胡杨林就能绿,生态环境就会恢复得越来越好!

一场被燕子“耽搁”的拆迁

从策克往东约18个经度、往南约14个纬度,就是浙江松阳县。从漠北到江南,这里没有了黄沙漫天,民居散落在青葱山岭间,千百年来,人与自然和谐共处。

为了打造更安全舒适的人居环境,当地进行老宅搬新居、宅基地复垦,村民们纷纷住上了新房。不过,故事在2018年5月30日起了一点变化……

这天,松阳县竹源乡干部徐征在大岭头村一处老宅查看时,一阵雏鸟“吱吱”叫声,引起了他的注意。四处搜寻后,徐征在正堂的房梁上发现了一个燕窝,“4只刚出生的雏燕依偎在里面,身上覆盖着黑色的绒毛,正张开鹅黄色的嘴嗷嗷待哺”。

为了这几个小生命,徐征发布信息向网友求助。这正巧被宋世和看到了,他是浙江省野生动植物保护协会野鸟分会理事。宋世和介绍,挪窝会降低雏燕存活率,而燕子蛋孵化需要15天,喂养需要10天。

这意味着1个月内,燕窝都不宜移动。经过众人反复讨论,竹源乡乡长叶长春决定:原定6月5日前完成拆除的老屋,往后延迟。

小燕子顺利长大了,也能飞了,竹源乡干部再三确认燕子已经离开燕窝后,才拆除老宅。大岭头村的最后一幢危房,随着绵长的梅雨季一起“结束”。

“松阳县有华东地区数量最多、保存最完好的传统古村落群,也有作为生态屏障功能的优良生态。我们在发展的过程中不仅要保护好古树、古道、古桥、古村,也要保护好宝贵的生态环境。”

徐征笑着说:“燕子飞走了,故事却留下了。”

一群人,让热带雨林再次“归来”

松阳往南大约10个纬度,海南鹦哥岭自然保护区,在更加温暖湿润的热带,雨林正茂盛地生长着。一群年轻人,他们有着与班都老人同样的坚守,十余年如一日,只为让曾经失去的雨林再次“归来”。

1981年成立的鹦哥岭自然保护区,是华南地区面积最大且连片的以热带雨林为主体的天然林分布区。1994年,当海南全面停止天然林商业性采伐时,全岛未受人类活动影响的原始热带雨林只占少数。树木年年砍伐,雨林面积缩小,生物多样性锐减,水源地遭破坏,热带雨林“千疮百孔”。

2007年,以自然保护区管理站成立为标志,鹦哥岭进入了崭新而又漫长的修复期。来自北京林业大学、东北林业大学、云南农业大学等高校的27名毕业生参与组建了管理站,负责保护区的管理和科研工作。2名博士、4名硕士、21名本科生,27位年轻人就这样一头扎进了交通不便的偏远深山里。

十多年过去了,这批年轻的保护区管理者,一方面开展雨林多样性调查和保护,一方面在雨林周边开展生态保护宣传,推进社区共管共建。2014年,鹦哥岭成为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截至2018年10月,已发现并记录到植物2000多种、脊椎动物400余种……

鹦哥岭周边,还生活着6个乡镇近2万名黎苗族百姓。如何在生态保护的同时改善民生,是保护区管理者思考的问题,而他们也找到了答案。“稻鸭共育”、林下套种、生态养蜂,保护区正通过多种方式探索生态农业,让附近百姓生活环境变美了,口袋也变鼓了。

一座城,让千年河流换了“脾气”

鹦哥岭往北6个纬度,福建莆田,一条木兰溪流经千年。从曾经的洪水肆虐到如今的安澜清波,这条百余公里长的河流,见证了一座城市、一个流域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沧桑巨变。

1999年10月,第14号超强台风引发历史罕见的暴雨洪水,把木兰溪变成了“灾难之河”:倒塌房屋近6万间,被淹农田45万亩,近3万名群众寄居他乡,2万名学生被迫停课……

“村里受海水和洪水双重夹击,齐腰深的洪水一天一夜才退去。村里土木结构的房屋哗啦啦倒塌了大半,像放鞭炮的声音一样。”回忆起当年的受灾情景,村民韩立新仍然历历在目。

处于沿海淤泥地质,木兰溪治理之难,无异于在“豆腐上筑堤”。但当地政府排却千难万险,2003年,木兰溪裁弯取直工程完成;2011年,两岸防洪堤实现闭合、洪水归槽,结束了莆田市主城区不设防的历史。

近20年来,六任莆田市委和市政府班子牢记嘱托,坚持一张蓝图绘到底,一任接着一任干,不断深化拓展木兰溪治理内容。

截至目前,木兰溪防洪工程及生态治理累计投入近50亿元,下游河段七成以上建有50年一遇标准的防洪堤段,超过10年未发生重大洪涝灾害,县级以上城区防洪100%达标。

如今,木兰溪不再泛滥。下游,一座玉湖新城已然成型,青少年宫、科技馆和图书馆,从西到东一字排开,不少过去饱受水患之苦的村民,将陆续乔迁至此。上游,河堤旁的绿道上到处熙熙攘攘,这厢是乐队演奏着莆仙戏,那边是广场舞、太极拳团队的健身活动。

木兰溪畔,治水先贤们的雕像静静伫立,俯瞰着这条他们曾为之付出生命的河流。“灾难之河”已然换了“脾气”与模样,成为一座城的“幸福之水”,想来,先贤们也会欣慰展笑颜。

山水之间的绿色回响

大漠、山丘、雨林、河流……缤纷各异的地形,以最纯粹真实的方式,躺在九百六十万平方公里的土地上。这就是千百年中国的自然面貌。

班都老人、竹源乡干部、年轻的科研人员、一代接一代的城市管理者……从一个人到一座城,敬畏自然、保护生态在全国上下蔚然成风。这就是新时代中国的精神面貌。

也许你会问,生态文明、绿色发展对于普通人来说,意味着什么?

已经干了15年的环卫工会告诉你,那意味着更轻松的工作。以前,“大家都没啥环保意识,垃圾随意丢弃。经常早上打扫了,下午又得返工”,而现在,“大环境一天天变好了”。

查干湖畔开渔家乐的老板娘会告诉你,那意味着更富裕的生活。“如果保护不好,就宁肯不开发”,吉林将生态优势逐步转化为发展优势,浩淼烟波的查干湖吸引着无数中外游客,湖畔渔民们的“旅游饭”吃得更有滋有味。

桂西北山区上百万缺水人口会告诉你,那意味着活路。正是由于积极推进退耕还林、封山育林,大力实施石漠化治理,曾经“水贵如油”的山区再现泉水汨汨,人们结束“望天水”的日子,告别“水贫困”。

……

天南海北,山林湖水。放眼辽阔的中华大地,角角落落都生长着关于绿色的故事。点滴的守护与改变,也让我们的生活更美好、家园更美丽。

迈入新时代的中国,绿色已成为最美丽动人的底色。随着绿色发展理念越发深入人心,山水之间,正传来越来越多的绿色回响。(编辑:聂晨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