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社安徽滁州12月17日电 走进“大包干”带头人之一关友江的农家乐饭馆,三五人正忙碌着给客人上菜。年过七旬的关友江向客人讲着当年按红手印“大包干”的故事,他已经不知道讲了多少回。

 

图为1978年,安徽省凤阳县小岗村的18位农民在“包产到户”契约上按下手印。从此拉开了中国农村改革的序幕。中新社发 凤阳县宣传部供图 摄

 

1978年,关友江等18位小岗村农民按下红手印,以“托孤”的形式立下生死状,签订大包干契约,将土地承包到户。小岗人从此摆脱了饥饿和困苦,也由此拉开中国农村改革的大幕。

习近平总书记2016年来到小岗村时感慨道:“当年贴着身家性命干的事,变成中国改革的一声惊雷,成为中国改革的标志。”

“想当年我们住的是破茅草房,包产到户第一年我就收了几千斤稻子、花生和豆子。”关友江拿出一本记录家里人均年收入的“账本”告诉中新社记者,改革开放头二十年,他家年收入翻了至少三倍。

2008年,关友江在全村开了第一家农家乐——大包干菜馆。他说,得益于小岗村“引进工业、发展现代农业和旅游业”的三步走战略,他家住上了楼房,一年收入十来万元人民币不是问题。

“小岗村和沿海地区相比确实有很大差距,但只要大家肯干,一定能富裕起来。”2018年,关友江做起了农村邮政电商,他指着饭馆内的二维码告诉记者,小岗村的农特产品,比如黑豆、黑花生、烧酒等等都能从这里销到全国各地。

图为2018年,游客在有“中国农村改革第一村”之称的安徽省小岗村参观。中新社记者 赵强 摄

“互联网+大包干”也逐渐在小岗村铺开。小岗科技有限公司以农户为基点,为每一个农户开通单独的店铺,将每一个农户看作一个独立的品牌,做出全新的农业生产销售模式。

李克强总理2018年11月30日考察江苏南京苏宁控股集团时,与今年加盟了苏宁“零售云”店的小岗村村民张长刚视频连线。

张长刚告诉中新社记者:“过去我们夫妻俩在镇上开烟酒小卖部,一年最多挣五六万元,今年加盟‘零售云’店后,通过线下展示商品、线上销售的方式,预计全年利润可达30万元。”

他说,下一步,计划通过苏宁中华特色馆、国际馆,把小岗村的土特产品麻油、粉丝等卖到全国甚至全世界。

张长刚说:“可能因为我是小岗村人,我们的父辈们是‘大包干’带头人,特别能理解小岗村精神中的‘解放思想、求真务实、敢闯敢试、勇于创新’,如今我们也想‘带个头’。”

当年18位“大包干”带头人掀起了中国农村改革的大幕。如今,新成长起来的18户致富带头人正通过发展现代农业,培育新型职业农民,期盼着乡村振兴。

致富带头人之一周党之是小岗村创先生态蔬菜种植专业合作社社长。他认为,“大包干”当年将土地由“合”到“分”,解决了大家吃不饱的问题,但随着社会发展,一家一户的小块田地无法进行机械化操作,阻碍了生产力发展。如今土地流转由“分”到“合”,可以让会种田、懂经营的人放手干一番。

周党之还在合作社尝试建立股份制,贫困户通过每年申报扶贫专项资金入股,保底分红无风险,效益好还可以多分。其他股东股本高很多,合作社挣钱了他们也能分红。

“小岗村作为改革开放的一个缩影,映照着整个国家这四十年翻天覆地的变化。如今站在新一轮改革开放的起点上,我们期待再出发。”关友江说,他对小岗村的未来充满信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