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社南宁12月8日电 题:广西医卫发展变迁:从“马驮医院”到“桂”字医疗助援异国

中新社记者 黄艳梅

医疗队员牵马驮着药物器械,越高山,穿峡谷,涉急流,到少数民族村寨开展巡回医疗,这是上世纪70年代广西隆林各族自治县常见的场景。

杨兴蓉和丈夫顾忠会就是这一历史场景的参与者。“1969年12月,我与丈夫顾忠会主动申请,和天津市1963名医务人员一起支边援助广西。”今年已81岁的杨兴蓉近日接受中新社记者采访时说。杨兴蓉与来自内、外、儿、妇、护理等多个科室的12名天津医务人员,被分配到百色地区隆林各族自治县德峨公社卫生院(现称百色市隆林各族自治县德峨乡卫生院)工作。杨兴蓉任卫生院医疗组组长,顾忠会任卫生院院长。这支医疗队伍在中国首创了“马驮医院”,让缺医少药的偏远村寨民众获得了必要的医疗救助。

1958年广西壮族自治区成立之初,医疗队伍整体水平较低,传染病流行,缺医少药问题严重。德峨乡地处云贵高原边缘,海拨1600多米,当地各民族散居在方圆100多公里的山沟弄场里,医疗资源尤为缺乏。“要更好地为少数民族服务,就要把医院办到生产第一线去。要深入不通车的偏远村寨,医疗队员就用马拉着设备走村串户给村民送医送药,这就是‘马驮医院’产生的原因。”杨兴蓉说。

“马驮医院”让德峨乡的医疗条件获得质的改善,医疗队大力普及“预防为主”的医疗卫生意识,培训“赤脚”医生19人、不脱产卫生员352人、接生员31人,在当地初步形成农村基层卫生网络。

德峨乡的事例堪称广西医疗卫生面貌深刻改变的一个缩影。在1975至1976年间,广西小儿麻痹症发病率大为降低,预防工作得到有效加强。

杨兴蓉在德峨乡工作了十年,1979年2月调到广西江滨医院工作一直到退休。“广西是我的第二故乡,我见证了广西医疗卫生事业日新月异的变化。”

广西壮族自治区卫生健康委员会提供的数据显示,广西人均预期寿命已由1949年的47岁提高到目前的77.03岁,增长63.89%,高于全国平均水平。广西实现城乡居民医疗卫生服务的全覆盖,妇幼健康主要指标长期保持优于全国平均水平,位居中国西部省份先进行列。广西重大传染病防控成效明显,是南方高疟区第一个实现基本消灭疟疾的省(区)。

广西医疗卫生事业不仅已由弱逐渐变强,而且走出国门。今年9月1日,梧州市中医医院开设首期蛇伤培训班,为柬埔寨免费培训医师。梧州市计划未来三年持续面向东盟国家举办蛇伤骨干医师培训班,惠及更多东盟民众。

如今,在东南亚的柬埔寨,非洲的尼日尔、科摩罗……“桂”字号援外医疗队在异国他乡救治了数以万计的病人。截至今年12月6日,广西壮族自治区人民医院已经派出三批医疗队赴柬埔寨开展工作,实施了1012例白内障复明手术。

广西医疗队柬埔寨助手Norin说:“在广西医生手把手地‘传帮带’帮助下,我已经独立完成了35例白内障超声乳化手术,非常感谢他们。”

广西壮族自治区卫生健康委员会主任廖品琥称:“广西援外医疗已成为‘一带一路’合作倡议的良好演绎。”

广西正在发挥区位优势,推进中国—东盟医疗保健合作中心等项目建设,着力打造中国—东盟卫生合作新高地。目前,两届中国—东盟卫生合作论坛在广西成功举办,中国—东盟医院合作联盟已在南宁成立。广西中医药大学和马来西亚拉曼大学共建的“中国—马来西亚中医药中心”已经揭牌。(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