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革开放40年·产城之变

初冬的吉林,冷风呼啸下显得愈发沉寂。位于长白山腹地的敦化市,呦呦鹿鸣却叫出了生机和活力。

“草墙、土路,雨季一到,圈舍就成了大泥洼,臭气熏天。”这是敦化鹿场曾经的写照。

2016年,“医药城”成为敦化的城市名片,2017年,敦化医药健康企业达到71家,产值103亿元。

这就是敦化的变化。从无到有、由弱到强,再到成为“中国北方医药名城”。

一切,要从敦化鹿场开始说起。

转型 从养鹿到制药

敦化鹿场创建于1957年,环境差、条件苦、收入低,当时的工人们苦不堪言。1981年,靠着几口大锅熬制鹿胎膏,鹿场组建了敖东制药厂,开创了吉林省农垦企业办工厂的先例,也拉开了敦化市医药城建设的序幕。

如今来到敖东药业的养鹿基地,整齐平坦的水泥路,宽敞明亮的大瓦房,不同“身份”的鹿群被养到不同圈里,工人定时投喂专业饲料。鹿儿们悠闲地晒着太阳,好不惬意。

敖东药业主打产品安神补脑液的主要原料鹿茸就出自这里。敖东鹿业董事长杨学宏介绍,为了确保梅花鹿身上入药原料的质量,公司将传统饲料改进、升级,确保每一头鹿的身体都保持在优良的水平。

如今的鹿业已经发展成为规模化、规范化、科学化的梅花鹿养殖基地,饲养环境和饲养技术都处于国内领先水平。

创新 从“三无”到领先

中药材被放进一个大罐子,净制、切制、炒制、炮炙、蒸制、干燥等多道工序随之逐一完成。在东北三省最大的中药饮片加工车间——吉林敖东世航药业生产车间内,这是每天可见的场景。这是因为敖东药业以“科技兴企”为理念,不断进行技术创新,在生产中采用全程在线检测分析技术,利用现代工业萃取分离、离心分离、有机溶剂分级沉淀等先进技术实现了生产的自动化、智能化、数字化。

不过,无技术、无人才、无专利,曾经是敦化很多药企的通病。为此,他们都不约而同地选择了同样的道路:科技创新。

“背着一大袋子药,坐几十个小时的硬座去北京的合作院校送样品,进行药品研发,那时都没觉得累。”回忆起当年的经历,吉林华康药业总经理朱继忠仍然记忆犹新,“之所以能够有今天的成绩,与重视创新是分不开的。”

“用十年的时间研发一种药!”1990年建厂伊始,华康药业就先后与中国中医科学院、北京医科大学、吉林大学等30多家科研院所建立合作关系,并将着眼点放在高科技新药研发和核心品种的二次开发上,拥有生产权品种133个,专利12项。

2015年,企业进入了全国中药工业企业100强行列,并获得国家高新技术企业、吉林省高新技术企业等诸多称号。面对成绩,朱继忠感慨道:“可以说‘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在我们公司得到了最有力的印证!”

“多年来,我们敦化市始终高度重视医药产业发展,特别是近十年来,医药产业增长率达到21.4%,中医药健康产业居吉林省首位。”据敦化市医药改革领导推进办公室副主任杜津娜介绍,目前,敦化市形成了以国药集团、长春高新、敖东、华润三九、亚泰等公司为主的医药健康产业集群。“眼下,我们正举全市之力,把敦化医药城建设成为中国长白山北药基地重要城区,成为独具特色的产业增长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