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处云贵高原的毕节,曾因生态恶劣、人口膨胀而陷入“越贫越垦,越垦越贫”的恶性循环。1988年,经国务院批准,毕节成为以“开发扶贫、生态建设、人口控制”为主题的试验区。

如今,青山绿水间,一座座城市展露新颜,一个个村庄宁静闲逸。毕节试验区人用愚公移山的精神,以敢为人先的气魄,护卫青山绿水,收获金山银山,谱写了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毕节篇章。

治愈“生态癌症”

毕节,典型的喀斯特岩溶山区,石漠化严重,曾被称为“生态癌症”。治愈“生态癌症”的战役,最先从赫章县海雀村打响。

1986年春天的海雀村,山上光秃秃的,一棵像样的树都没有,农户房前屋后的树也少得可怜。村支书文朝荣带领200多名青壮年上了山,开始植树造林。一年一年地栽,一片一片地栽,光秃秃的山坡长出了树林。通过20多年努力,全村林地增加到了14700亩,户均67.8亩,人均17.4亩,全村森林覆盖率从30年前的5%上升到现在的82.5%。

海雀村是毕节试验区变化的缩影之一。1988年试验区成立后,毕节市打响了大规模治愈“生态癌症”的战役,先后实施了“3356”、“长访”“长治”“水保”“天保”、退耕还林、石漠化治理等工程,大力推进“绿色毕节行动”。如今,毕节试验区的森林面积从成立之初的601.8万亩增加到2127万亩,累计治理石漠化面积1367.9平方公里,森林覆盖率从14.9%增长到52.8%,成功建起了绿色家园。

山绿水清,毕节人开始思索如何靠山吃山,让生态变成财富。随着生态逐渐恢复,经果林种植面积不断扩大,达448.3万亩。生态变成了美景,美景催生了旅游。

据统计,2017年,毕节试验区累计接待游客944.2万人次,森林旅游收入65.9亿元;发展林下经济面积150万亩,实现产值34亿元。

“新五子登科”生态发展路

毕节市大方县羊场镇穿岩村,原来是一个贫穷落后的自然村寨。过去,穿岩村以种植农作物为主,粮食产量低且不稳。村民为了生活,大量毁林毁草开荒,垦殖率高达90%以上,水土流失严重,土地肥力大幅度下降,生态环境十分脆弱,农业生态平衡失调。

2000年,国家实施退耕还林工程以后,大方县决定把生态环境比较脆弱的穿岩村作为生态建设示范村,开展以退耕还林为主要内容的生态治理。全村共实施退耕还林4432.3亩,涉及退耕农户434户。

退耕还林后,大方县高度重视后续产业的发展,积极组织退耕农户参加技术培训,全村向广州、深圳等城市输出劳动力;鼓励和支持退耕农户发展豆制品加工;搞生态旅游饮食业;种草养畜,发展畜牧业。

生态产业化,产业生态化,毕节试验区探索总结出“新五子登科”生态发展路子:山顶种植松杉柏“戴帽子”、山腰搞经济林木“缠带子”、山下搞农业结构调整“铺毯子”、富余劳动力务工“挣票子”、增收致富建设美丽乡村“盖房子”,实现山、水、林、田、路、房的综合治理,让生态效益、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统筹兼顾。

此外,试验区还创新林业经营实体,开创“生态补偿”等模式,大力发展林果经济,发展林下经济,发展林业经济,促进靠山养山与靠山吃山的有机结合,按照生态文明理念布局农业,发展工业,建设城镇。

人与自然相融共生

推动生态文明建设,毕节不仅治山,还治水、治气、治地。

为了更好地保护水资源,毕节市出台了《饮用水水源保护条例》,大力推动水源地保护工程,推行“河长制”“湖长制”,建成河流水质自动监测站11个,建成污水处理厂67座,实现了县城污水处理设施全覆盖,城镇污水处理率达90%,境内52个河流断面优良水质比例达98%以上,千人以上集中式饮用水源地水质达标率100%。

同时,毕节深入实施大气污染防治行动计划,彻底取缔土法炼锌、炼焦、炼硫,重点加强水泥、化工、煤矿、火电等工业企业污染防治,强化道路和矿山扬尘治理,推进机动车污染治理,注重建筑工地扬尘整治,环境空气质量持续向好。2017年中心城区环境空气质量优良天数比例为96.2%,所有县城环境空气质量优良天数比例均在94%以上。

毕节还深入开展土壤污染防治行动,对原炼锌区污染较重的赫章、威宁、七星关3个县(区)33个乡镇进行重点防控,全面完成炼锌废渣治理;加强农业面源污染防治,实现城乡医疗机构医疗废物集中处置全覆盖;加强环保设施建设,建成城镇生活垃圾填埋场10座、垃圾中转站80座,启动4个垃圾焚烧发电项目建设。

治山治水齐抓,治气治地并举,毕节试验区呈现出天蓝、水净、地绿、山青的生态环境,人与自然相融共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