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台拖拉机、第一台压路机、第一台军用越野汽车、第一条浮法玻璃生产线、第一批汽车变速箱轴承……这是一座拥有太多“共和国第一”的城市。

作为国家“一五”时期重点布局的老工业基地,河南洛阳曾站在中国发展的潮头,一大批被誉为“共和国长子”的企业在这里孕育成长,一度跻身全国十大工业城市行列。

但随着时间的推移,洛阳面临着产业结构不优、创新活力不足、质量效益不高等问题。老工业基地如何转型发展、实现振兴?这是洛阳难解之题,也是必解之题。

“改革勇士”推动转型升级

走进位于洛阳高新区的洛阳北玻台信风机技术有限责任公司车间,阵阵凉风迎面而来——车间顶部,安装着工业大风扇。

重达127公斤、直径7米多的工业大风扇,功率仅为1.5千瓦,这个节能、绿色、环保新产品,正在成为该公司重要的业务增长点。

从传统的风机业务到进军工业大风扇领域,北玻台信转型升级中划出了亮眼的上扬线。

变化不仅仅发生在这家公司。在洛阳,通过强力推进技术改造、智能化改造、绿色化改造这“三大改造”,涌现出一批示范者、实践者、先行者。

洛阳古城机械有限公司通过绿色化改造,废渣、废铁、废气、废水产生量分别降低20%、30%、15%和20%;阿特斯光伏电力(洛阳)有限公司通过技术改造,企业三期太阳能电池组件项目设备效率比行业平均水平提高了25%,能耗下降30%;中国一拖集团有限公司瞄准智能化改造,新建新型轮式拖拉机总装配线,整线装配节拍最快可达2.5分钟/台,具备单班日产200台、年产45000台以上的能力,居国际领先水平……

转型,不仅让这些企业实现降本增效、抢占先机,也让落后产能加速退出。2016年以来,洛阳市陆续关闭煤矿30处共588万吨产能,淘汰67家企业190台(套)落后工艺、设备及生产线。

这一系列“对症下药”,得益于洛阳对于自身的精准“把脉”。产业结构不优、产品附加值不高、创新能力不强、发展可持续性差——这是洛阳的“自我诊断”。

如何让传统产业“老树发新芽”,闯出一条老工业基地振兴发展之路?“要坚持以新发展理念为指导、以提高经济发展的质量和效益为中心、以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河南省委常委、洛阳市委书记李亚表示,在转型升级方面,洛阳要按照高端化、绿色化、智能化、融合化要求,坚持改革、创新、开放“三力联动”,统筹抓好传统产业转型升级和新兴产业培育壮大、国企改革等工作,推动转型发展尽快实现突破。

“创新标兵”提高发展质量

10月20日,我国自主研制的大型水陆两栖飞机AG600水上首飞圆满成功。这架两栖飞机的搜索分系统显示控制器“搜索千里眼”,以及全机80%以上机载设备集成互连解决方案等,都来自“洛阳智造”。

10月23日,港珠澳大桥通车,158个“洛阳关节”助撑大桥。

不仅如此,“天宫”“蛟龙”“天眼”“墨子”等国家重大科技成果中,无不闪耀着“洛阳创造”的元素和“河洛工匠”的身影。

这一切,都是“十三五”以来,洛阳实施创新主体、创新平台“双倍增”行动,构建现代创新体系取得的硕果。

为实现“双倍增”目标,洛阳加快培育龙头企业,坚持分类施策、重点突破,通过龙头企业辐射带动,财政后补助、间接投入等科技财政支持,以及研发费用加计扣除、高新技术企业所得税优惠等普惠性财税政策引导,扶持创新龙头企业、高新技术企业,带动科技型中小企业发展壮大;持续实施“河洛英才计划”“河洛工匠计划”,通过政策、资金、服务等方面扶持,着力打通政产学研深度融合通道,让优秀人才引得来、用得好、留得住。

仅2017年,洛阳新增创新主体1142家,新增量同比增长2.35倍;新增创新平台396个,新增量同比增长1.63倍。大企业顶天立地、中小企业铺天盖地、高新技术企业抢占高地的发展格局,加快形成。

在洛阳偃师产业集聚区,东方日升(洛阳)新能源有限公司太阳能电池技术改造项目生产线上,机械臂挥舞,涂装生产线满负荷运行。参与“双倍增”行动后,这家企业太阳能电池片转换效率提高了0.1个百分点,达到行业领先的20.15%。

“别小看这0.1个百分点,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点滴差距就关系到企业存亡。”企业负责人告诉《工人日报》记者,通过推进产业链、创新链、资金链、政策链“四链融合”,企业能够组建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引导科研人员把论文写在产品上、课题做到企业里、成果长入产业中,让科研成果更好地转化为现实生产力。

“开放尖兵”扩大发展格局

“几颗螺丝钉闲置一条生产线,一根电线杆阻挡一个大项目”——由于思想观念僵化、体制机制固化、发展方式粗放等问题引发的这类怪象,前些年在洛阳不算孤例。

问题让人警醒,挑战催人奋进。“以改革释放活力”,在洛阳早已成为共识。

“不用排队,随到随办。”在中国(河南)自由贸易试验区洛阳片区综合服务中心,引导员赵天元的这句口头禅,生动展示了洛阳的便民利企新环境。他指着一块展板告诉记者:“这58个二维码,对应着省、市下放权限的4大类58项常办事项,申请人通过微信扫码即可在线办理审批事项。”

近年来,洛阳全力推进商事主体登记制度改革,通过5次清理,市本级共减少审批事项209项,占原有行政审批事项的52%;项目审批时限平均压缩32.2%,审批环节平均压缩20.9%,进一步简政放权,优化营商环境。

“一网通办”“只进一扇门”“最多跑一次”“三十五证合一”……借力河南自贸区洛阳片区建设,“放管服”改革打响“当头炮”,使“看不见的手”灵活自如,“看得见的手”坚定有力,市场更加规范而有活力。今年上半年,全市新开业登记市场主体4.5万户,大幅增长19.5%。

而逐渐培育的开放“沃土”,让企业成为助力洛阳发展的“富矿”。与珠海银隆公司签署合作协议,在洛阳高新区建设“银隆新能源(洛阳)产城融合产业园”,总投资150亿元打造新能源整车生产基地;与珠海格力电器公司签订中国洛阳自主创新智能制造产业基地项目合作框架协议,项目总投资约150亿元……

大项目有序接替、好项目梯次跟进、新项目投产达效的良好态势,带动洛阳老工业基地产业结构不断优化。

统计数据显示,2017年,洛阳市进出口总值为133亿元,同比增长14.9%,进出口总值创2012年以来新高,河南自贸区洛阳片区聚集2000余家企业,全面双向开放格局正在形成。同时,洛阳全市生产总值达4343.1亿元,“三产”首次超过“二产”,打破了长达半个多世纪的“二产独大”局面。

“数字的背后,是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落地见效。”洛阳市市长刘宛康说,洛阳闯出的老工业基地振兴发展之路,是一条破除体制机制障碍之路,也是一条从计划走向市场、从封闭走向开放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