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6年过去了 还有印度人叫嚣“中印必有一战”

时间:2018-11-23 14:37      来源:参考消息      作者:佚名

对中印两国来说,昨天(11月21日)是值得铭记的一天。

56年前的这天,中国政府发表声明,宣布中国边防部队在中印边界全线停火,主动后撤,结束了那场由印度挑起、持续一个月的中印战争。

战败方,是印度。

▲资料图片:1962年12月5日,西藏地方边防部队在邦迪拉释放了向我边防部队发动进攻而被俘的印军伤病人员64名。图为中国医生和护士搀扶被俘印军人员走向印度红十字会派来的汽车。(新华社)

▲资料图片:1962年12月5日,西藏地方边防部队在邦迪拉释放了向我边防部队发动进攻而被俘的印军伤病人员64名。图为中国医生和护士搀扶被俘印军人员走向印度红十字会派来的汽车。(新华社)

时至今日,多数中国人无意再提的这段往事,却仍是很多印度人的“心头痛”:难以忘却,又难以直面。

面对自独立以来的唯一一次战败经历,印度人的“意难平”也都被直白地写在了近期的印媒版面上:

“失败”“教训”“阴影”,乃至对“中印必再有一战”的一再探讨。

相比之下,同样是昨天(21日),中国外交部发言人耿爽在例行记者会上的一番话,看上去则要意味深长很多。

 ▲耿爽

▲耿爽

在应询回答记者关于中印边境谈判进展时,耿爽表示,今年以来,在两国领导人的战略引领下,中印关系呈现向好发展势头,双方就涉边事务保持密切沟通协调,通过对话协商妥善管控争议,两国边境地区保持总体稳定。

耿爽同时宣布:应中印边界问题中方特别代表、国务委员兼外长王毅邀请,印方特别代表、印度国家安全顾问多瓦尔将于11月23日至24日来华举行中印边界问题特别代表第21次会晤。

“本次会晤是王毅国务委员兼外长接任中方特代后的首次会晤,双方高度重视。”耿爽说。

中国战胜后主动后撤,刺痛印度至今

“1962年,印度被打败;56年后的今天,印度仍然缺乏战略文化。”

印度“印刷”网站(ThePrint)在近期发表的一篇文章中这样说道,言语中颇有“恨铁不成钢”的意味。

▲“印刷”网站报道截图

▲“印刷”网站报道截图

让印度败走的那场中印边境战争,中国人称“对印自卫反击战”,在印度则以“瓦弄之战”闻名——当年的战争,正是由印度入侵位于中印边境东侧的瓦弄地区而起,又以中国成功收复瓦弄结束。

为了“铭记”这场“屈辱”,印度将战败的11月21日设为“瓦弄日”。自1963年起,每年11月印度都会举行“瓦弄日”纪念活动。

今年也不例外。

11月16日,在非法侵占的藏南地区,印度举行了第55个“瓦弄日”纪念活动。

据印度《哨兵》周刊网站报道,在当天的纪念仪式中,大约300名当地民众和250多名军人在“纪念小屋”中向阵亡士兵送上花圈。

此外,参与活动的人员还观看了一场关于这场战争的电影和文艺演出。

 ▲印军举行“瓦弄日”纪念活动(图片源自印军社交媒体账号)

▲印军举行“瓦弄日”纪念活动(图片源自印军社交媒体账号)

除了“瓦弄日”的纪念活动,印度多地连日来还陆续举行各种活动,悼念在1962年战争中阵亡的当地士兵——在印度人的语境中,这些人被称为“英雄”。

与各地纪念活动相呼应的,是多家印媒的系列深度报道——谈及这场战争,笔墨必定浓厚,从历史到如今,从回顾到反思……

在印度Youth Ki Awaaz网站看来,“56年了,印度人对中印战争的迷恋还没有结束”。

说起“迷恋”的原因,文章一针见血地指出印度人的痛点:当敌人撤退时,任何其他国家都会宣称“胜利”;但当中国宣布撤退时,印度军事专家却认为,这是对印度的进一步“羞辱”。

 ▲印度Youth Ki Awaaz网站文章截图

▲印度Youth Ki Awaaz网站文章截图

为什么是羞辱?

在自10月20日起、持续30余天的战斗中,解放军清除了印军在中国境内设置的90余个据点,打退了印度军队的大规模进攻,收复多处中国领土。

在取得如此战果后,中国并未乘胜追击,而是主动停火、主动后撤、优待被俘人员,并主动交还缴获物资和战俘,用实际行动表现出中国主张通过和平谈判而不是武力来解决中印边界问题的诚意。

中国的这种姿态,在为中国赢得国际声誉的同时,也深深刺痛着印度,直到今天。

正如这篇文章所说,“中国正在淡化那场战争,印度却一直没能从战败和耻辱中走出来”。

今天的印度和1962年不一样了吗?

这场战争在印度的“后劲”之大,远远不止纪念和反思——每当中印之间出现摩擦或紧张情势,印度人总是会不由自主地“忆回1962年”。

去年6月,“洞朗对峙”时期,时任印度国防部长阿伦·贾伊特利曾高调宣称:“2017年的印度已经和1962年的印度不一样了!”

这句口号式“宣言”,在当时提振了不少印度人的“士气”,也一度渲染了战争似乎就在眼前的紧迫。

▲2017年6月洞朗对峙现场(图片来自外交部网站)

▲2017年6月洞朗对峙现场(图片来自外交部网站)

那段时期,无论是印度媒体还是其他外媒,都不断提出疑问:会发生第二次中印战争吗?

直到去年8月,贾伊特利仍在声称“印度军队已经足够强大”,印度已经从1962年的战争中“汲取教训”,认为“在面临邻国挑战时,军队必须被自主打造”。

有媒体指出,50多年来,印度一直以中印战争作为发展自身军事的筹码,贾伊特利的这番话正呼应了这一分析。

印度亚洲时代网站的文章分析了这一“筹码”之所以到今天仍然有用的根本原因:大多数印度人仍然认为1962年的中印战争是一场重大的民族恐慌,一件永不会被遗忘的事件。

而印度网友的反应也证明了这一点。即使是在今天,仍有人自问自答:“中印之间必有一战吗?很有可能!”

香港《南华早报》在今年1月的一篇报道中指出,洞朗对峙之后的中印局势是由印度能从危机中吸取什么教训而决定的:如果印度政府得出结论认为印度“赢了”,如果这种“胜利主义”的自满情绪进一步与冒险主义相结合,将使印度付出沉重代价,因为当年正是尼赫鲁政府的“前进政策”导致了惨痛的结果。

那么,印度汲取教训了吗?《德干纪事报》网站文章似乎给出了答案。

在这篇文章看来,印度政府决定是否煽动乃至发动战争,考虑的不是国家战略和长期利益,而是如何安抚公众舆论和维护短期的政治利益。

言下之意,虽然洞朗对峙之后中印矛盾缓和,但如果印度政府不改变战略和决策方式,战争乃至战败风险仍然存在。

如何解开芥蒂?向前看

事实上,对于这场战争中谁是侵略方、谁是反击方,印度民众一直有着“根深蒂固”的“误解”。

“边界争端源于历史原因,双方互不认可。中国政府不承认由英国人伪造的‘麦克马洪线’,而印度则认为‘麦克马洪线’有效,它往北推进是正当的,因此把中国的正当反击描述为‘侵略’。”西华师范大学印度研究中心主任龙兴春说。

龙兴春告诉小锐,上世纪50年代,在中国面临困难的国际环境时,印度给予了很多的帮助,因此中国对印度的武装侵占进行反击时,很多印度人认为遭到了“背叛”。

“这种观念在印度社会是根深蒂固的。”龙兴春强调,“尽管一些印度精英学者了解真相,但他们并不愿意去公开。”

在龙兴春看来,印度人一直没有走出这场战争带来的“耻辱感”,离不开印度一些媒体和政客以这场战争来刺激民族主义情绪、炒作“中国威胁论”的影响。

“解开印度人对这段历史的芥蒂并不容易,无论它是否理亏,一个有着强烈民族和文化自豪感的国家战败给当时军事和经济实力都较为落后的中国,对印度人来说都是难以接受的。”龙兴春说。

▲中印交界的乃堆拉风雪山口。(新华社)

▲中印交界的乃堆拉风雪山口。(新华社)

而对于如何解开历史的芥蒂,中印领导人其实已经做出了表率。

今年4月,中印两国领导人在湖北省武汉市举行非正式会晤。这场开诚布公、推心置腹的交流,一时成为中印间友谊和信任更进一步的佳话。

此次会晤无疑也为未来中印关系的发展奠定了基调,指明了方向——

正如耿爽在昨天记者会上谈及即将举行的中印边界谈判时表示:两国特代将就边界问题进行深入沟通,按照两国领导人共识精神,从两国关系大局和两国人民的福祉出发,在双方已取得的成果基础上,积极推进谈判进程,与此同时,妥善管控边界争议,维护边境地区和平与安宁……

分享到:
20K